重生83,从养猪开始

第246章这速度!


    10月7号,中秋节。
    三分场的职工家属今天很多人都猫在家里吃月饼。
    可熊家的猪场东边,二十多个壮劳力拿着铁锹和洋镐,挥汗如雨。
    沿着史老二画的白灰线挖坑。
    虽然是建猪舍,可是地基也少不了。
    去年的地震可是把熊家的库房震塌了,后来又重建的。
    吸取了教训,地基的深度决不能少。
    不仅有地基的问题,还有暖气管道的事呢。
    今天的太阳没有了往日的**,变得极为温和。
    连带着秋风也变得萧瑟起来。
    眼瞅着时间到了中午,众人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不远处,有工人推着送饭车来了。
    今天的主食是馒头,菜有两个一個是土豆丝炒肉,一个是豆角丝炖肉。
    工人们围着送饭车吃了起来。
    根本没有洗手的环节,虽然带了两个塑料壶的清水。
    狼吞虎咽的吃了半饱,菜盆已经见底了,馒头是一个没剩。
    站在旁边看着的史老二和老潘也是有些傻眼,他俩还没吃呢!
    “草,你们这些饿狼,也不给我们留点!”
    正说着,熊贵清带着媳妇儿来了。
    两人胳膊上挎着筐,里面装着一包包的月饼。
    毕竟是中秋节啊,主家要是没点表示,也说不过去。
    其实,按史老二的意思,推后一天一切都解决了。
    没必要给什么月饼,这也是一笔钱啊!
    可熊贵清知道,现在时间太紧。
    中秋之后要是下雪,施工就困难了。
    吃月饼的钱他宁可掏了。
    于是,才有了中秋送月饼的事。
    现场的人哪个见过这样的东家?
    熊贵清把筐往地上一放,他拍拍手,喊道:“都过来,吃月饼了。”
    这一招呼,刚吃了半饱的爷们就呼啦啦的过来,围着筐拿起月饼就吃。
    “走吧,咱们回家吃去,我们也没吃呢。”
    熊贵清招呼史老二和老潘。
    “爸,走吧,我爸还说要跟你喝两杯呢。”
    潘春梅拉着老爸的手,往回走。
    熊贵清见筐已经空了,就拎着筐招呼史老二。
    工地上到处是吃月饼的声音。
    熊贵清在餐厅里,已经摆好了酒席。
    八个菜,这是喝酒比较正规的席面。
    要是再少就不算是席面了。
    见老潘和儿媳妇儿进来,熊长禄起身迎过去。
    “亲家啊,你可有阵子没来了,来来,择日不如撞日,咱老哥俩今天好好聚聚。”
    老潘当然是欣慰的。
    这段时间,熊家太忙了,他是知道的。
    尤其是姑爷跑场部加工厂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他哪能没有这个眼力见呢?!
    就是他来了,熊家估计也没有招待的心情。
    史老二是熊家的常客,来了也不客气,自顾自的洗手,跟余秀华打招呼。
    老潘笑呵呵的说道:“亲家,今天是中秋节,咱们喝一杯也正好应应节气。”
    他这话一出,潘春梅就听出来了,这是老爸不满意呢,中秋节了,都没招呼亲家母?
    潘春梅嘿嘿一笑。
    “爸,我妈一会儿就到了。”
    “哦,那就太好了,”
    老潘这才笑呵呵的跟着闺女去洗手。
    众人刚坐下,一阵哈哈的笑声就传了进来。
    倪桂花一阵风般的走了进来。
    “哈哈,亲家,亲家母,中秋快乐!”
    倪桂花手里还拎着两盒月饼呢!
    这礼数周到。
    “哎呀,史老二也在啊!”
    “咋的,我就不能中秋快乐了?!”
    史老二打着哈哈,开玩笑。
    按理说,史老二的岁数比熊长禄和老潘要小。
    可是比熊贵清大多了。
    可是一直以来,史老二跟着熊贵清办事,逐渐的这辈分就转换了。
    以前他跟熊长禄和老潘论哥们,现在有跟熊贵清论哥们的趋势。
    他觉得委屈不?
    不!
    他不觉得委屈。
    反而是提出了一个歪理,各论各叫。
    我跟你爸你老丈人是哥们,咱们也是哥们,没毛病。
    熊贵清可从来没和他论这个。
    他一直是叫“史师傅”。
    “哎呀,史老二,我发现你最近抖起来了!”
    倪桂花的性格比较跳,她见史老二说话有开玩笑的意思。
    当然心里不舒服。
    “嘿嘿,嫂子,我这是借你的光!”
    这话有服软的意思。
    熊长禄呵呵一笑,招呼道:“都入席吧。”
    熊贵清和潘春梅都装作没听见。
    这种事他们不能掺乎。
    酒也满上,众人举杯祝贺中秋快乐。
    史老二多有心眼啊!
    他说道:“开工大吉!”
    众人一听,赶紧顺着他的话说开工大吉。
    毕竟熊家对建猪舍很重视。
    中午这顿酒,只是意思一下,下午还有活呢。
    史老二和老潘对工程进度有自己的判断。
    都说,只要十天内上梁就没问题。
    众人叼着烟卷,一同来到工地。
    那些工人们已经开始干上了。
    晚上五点左右,地基已经挖完了。
    第二天一大早。
    熊贵清早早的起来,他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跑到工地上看情况。
    路边的枯草上挂着白霜,就连挖出来的泥土疙瘩也有一层白毛。
    可见昨晚又降温了。
    太阳跳出云层,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
    熊家这片天地也在温暖之中。
    工人们陆陆续续的来了。
    史老二指挥着众人,搬砖的搬砖,筛沙子的筛沙子,还有人找猪场的工人接电线,搅拌机要用电。
    这里边有很多人是给熊家建过猪舍的,也知道干活的程序和规矩。
    从一开始的忙乱,到后面有条不紊,也就是半个钟头的时间。
    有十几个坐在地基外捆绑着着钢筋。
    轰隆隆……
    搅拌机斗大的圆肚子转动起来,工人们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拉闸停下。
    一车车的混凝土就这么出炉了。
    钢筋笼刚刚扔进地基坑里,手推车里的混凝土就倒了进去。
    快,太快了!
    熊贵清眼瞅着一面面的地基完工了。
    有工人拿着震动棒震动着混凝土。
    到了下午时分,地基的四周已经摆满了红砖。
    混凝土需要时间凝固,今天的施工也无法进行。
    可是老潘的管道却可以。
    于是众人转战到了铺设管道上。
    因为现在白天的气温还保持在十几度,因此,混凝土8小时左右即可凝固。
    到了第二天,更不得了。
    早上熊贵清送媳妇去店上的时候,工地刚开始上人。
    等他中午回家拿饭,就看见几面红砖墙已经起来了。
    我去!这么快吗?
    木匠老费更是在现场施工。
    手里的斧子上下翻飞,雪白的木屑飞溅的到处都是。
    当当当的敲打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木料是老费根据以前的用量从木材厂订的。
    这个史老二已经跟他打招呼了。
    待他下午带着媳妇儿回家的时候,这栋猪舍的门窗已经树立起来了。
    工人们已经开始在窗梁上浇筑圈梁了。
    这把熊贵清惊得一愣一愣的。
    潘春梅更是直捂嘴。
    早上还啥都没有呢,咋晚上回来,房子都盖好一半了?
    第二天停工一天,混凝土养护。
    老费着急了。
    他赶紧召集懂木工的人都来参与。
    大架子赶紧砍出来。
    老潘也去了趟铁匠房,赶紧打扒锔子。
    10月11号,熊家的猪舍上大架子了。
    几十号人上架子,那场面极为热闹。
    熊贵清为了这事专门跑了趟场部,买了几挂鞭炮和红布。
    看了吉时,走上九点,在鞭炮声中,披红挂彩的打木架子被人竖在了墙上。
    竖了三个,直接上大梁。
    大梁也系着红布,由老费拿着斧子敲敲打打。
    中午在工地吃的饭,一直忙到晚上七点,所有的大架子和房梁才算上完。
    熊长禄招呼一声,三十几号人就集中起来,往熊家去。
    晚上这顿饭是要吃的。
    熊家把大师傅找来,就是为了这顿饭。
    众人在亮着灯的厢房里摆开宴席。
    酒管够。
    要是被酒蒙子说“你家没酒了”这种话,熊家可不认。
    供销社的陈江把成条的香烟,成箱的白酒搬来,就是为了犒劳这些人的。
    陈江很识趣,坚决要熊贵清记账,年前给就行。
    这年头各个行业都在改革,供销社也是紧忙乎。
    如今,三分场已经出现了个人搞的小卖店。
    跟供销社展开了竞争。
    像熊家这样的大客户不牢牢抓在手里,那不是糊涂吗?
    对陈江的小心思,熊贵清懒得管。
    他点点头,嘴上说着“谢谢”,把陈江打发走了。
    陈江骑着三轮往回走,心里的感慨真是止都止不住。
    熊家在四年前还是个没人正眼看的小人物。
    说是一穷二白都不为过。
    可现在呢?
    不仅有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养猪场,在场部还承包了加工厂,前段时间的挂面厂让分场老姚瑟瑟发抖啊!
    陈江早就想跟熊贵清说了,自己要卖他的挂面,可人家就是不给。
    这是给老姚家一个机会啊!
    这熊家仁义。
    唉,可惜了,当初自己咋就没看出来这小子的能水呢?
    其实,像陈江这样的人很多。
    他们本身也是小人物,可这里仍然有鄙视链。
    当初,熊家就是最底层的存在。
    在分场哪里有什么存在感?
    现在呢?
    熊家早就跨越阶层,如日中天了。
    而他们呢?
    还是当初那个小人物。
    这就是他们羡慕嫉妒恨的根源。
    虽然他们跨越阶层没有办法,可你上去了,我要么巴结,要么使坏,这就是他们的选择。
    巴结不一定有啥好处,但一定没有坏处。
    使坏呢?
    倒也能满足一点内心的黑暗,就像一群无聊的孩子在路上给过往的车辆扔石头。
    而陈江选择了巴结。
    使坏?
    呵呵,现在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