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3,从养猪开始

第241章大院规划


    老方和工人们站在汽车上,看着车厢里立着的豆油桶,心里有些烦闷。
    本来设想的挺好,加工挂面增加一个变现的项目,加工厂就彻底的转起来了。
    可就在要去看设备的时候,交通科跳出来阻挠。
    你个没啥实权的交通科也能跳脚,还不是……
    想着熊贵清的交代,他把这個想法从脑子里赶走。
    汽车往北行驶。
    六分场的北边,一个大工地正在施工。
    一栋栋的红砖牛舍就要完工了。
    汽车呼啸而过,带起一片尘土。
    惹得砌砖的师傅们转身避灰,嘴里呸呸的吐着唾沫。
    七分场距离六分场只有七公里。
    当汽车驶进这个被绿荫环绕的连队,很快就引起了职工家属们的注意。
    老方跳下车,走进了七分场的办公室。
    七分场的当家人听说是加工厂来卖豆油的,眼珠子瞪的差点掉下来。
    “我草,你们都困难到这种程度了?”
    “可不咋的?你们只让我们干活,也不给钱,给了一大堆白面豆油,有啥用?厂子要付工资,付水电费,没有现钱也不行啊?人家也不要这些玩意。这不,我们没办法了,自己下来卖油了。要不你大喇叭通知一下子?帮帮忙。”
    没一会儿,大喇叭就发出了通知,有需要豆油的来办公室打油,粮油加工厂下来卖油了,便宜,16一斤。
    很快就有人拎着油壶来了。
    有人问没钱用豆子换行不行啊?
    老方回答要现钱。
    于是有一大批没有钱的家庭只能干瞪眼了。
    有人听到小道消息,嘴又快,就把加工厂没钱的事说了。
    于是,大伙一起跳脚骂娘。
    大部分是骂给领导听的。
    七分场的主任书记都躲了。
    没办法,确实没钱。
    就在老方忙着给人打油的时候,一个电话追到了七分场,是加工厂打来的,说是厂长的命令,现在可以用豆子换了。
    于是,老方赶紧跑出来宣布新政策。
    可以换油了。
    这下子整个七分场都喧闹起来,好像又活过来了。
    于是家家户户扛着黄豆,拎着油壶来换油。
    就是没有豆子的人家也找别人借豆子来换。
    因为以前他们要换豆油得自己去加工厂,现在都到了家门口了,还不赶紧的?!
    虽然他们也能买到供应的豆油,可毕竟数量有限。
    用豆子换,可不限数量,你家豆子多,十斤二十斤都是它!
    七分场的换油活动进行了一上午,该换油的已经换了,再待下去也没啥意思。
    老方带着车返回了场部。
    先把午饭吃了,下午去畜牧场。
    畜牧场被编号为11队。
    就在老方吃午饭的当口,熊贵清开着车来了。
    两人一见面,老方就问道:“厂长,咋又用豆子换了呢?不是说好了现钱嘛。”
    “呵呵,下午换豆油这事你就别去了,让刘媛去。”
    “那我……”
    “跟我去交通科,把客运站大院交接过来!”
    “啊?成功了?他们……”
    “领导协调了,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
    “哦!”
    老方心中暗爽。
    还是厂长关系硬啊!
    他哪知道,正是他对下面的收现钱通知,让事情有了转机。
    老方吃了午饭,两人在办公室里又研究了一阵挂面厂的规划。
    熊贵清有意提起给饲料车间保留一部分位置的事。
    老方当然同意了。
    饲料车间跟客运大院就是一墙之隔,只要拆了院墙,就是一块地方。
    见时间下午2点多了,两人这才拾捣了一下,一起往交通科去。
    交通科就在客运站的隔壁,离加工厂不远。
    俩人一进交通科,人家就没给好脸色,好像熊贵清欠他们钱似的。
    更有交通科的小姑娘板着脸从抽屉里拿出钥匙来,扔在桌上。
    熊贵清假装没看见,拿过钥匙就走。
    就在交通科旁边,就是进入大院的大铁门。
    站在门外就觉得院子不小。
    两人打开大铁锁一进去。
    嚯!
    啥叫豁然开朗,这就是!
    这个院子比熊贵清想象的还要大!
    院子西边紧邻加工厂的饲料车间。
    南边是一排的办公室。
    既有客运站候车室票务室,也有交通科的各个办公室。
    中间还夹着一个派出所。
    在大院的北侧是市场。
    大院的东边,是一片木材厂的集材场。
    从山上下来的原木都堆在这里。
    最让熊贵清和老方满意的,是大院的院墙。
    南边和西边都是房子,只有东边和北边是院墙,还都是红砖墙。
    这个院子估计交通科也没少花钱。
    两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走了几圈,先是规划了一下区域,然后熊贵清说道:“这地面怕是都得打上水泥地啊!不然这卫生可不行。”
    “是得水泥地,这可不少费用。”
    这块地两人粗略的用步子量了一下,南北有100米,东西有120米左右。
    算下来有12万个平方。
    要是都打上水泥地得多少钱?!
    初算水泥就要436吨,按照现在的价格120元一吨,52万元。
    还需要沙子,大概需要5400立方。
    15块一个立方,81万。
    打个水泥地需要133万元。
    这就是成本!
    还没算上人工呢。
    水电呢!
    这些算上,15万打不住。
    那干不干?
    肯定要干!
    而且还要马上干。
    先把水泥地打上。
    熊贵清和老方在纸上画了一个简略的规划图,然后他就先回去了。
    一到分场,他直接去找史老二。
    原本他也想找基建队施工的,可人家不是忙嘛。
    也确实忙,奶牛场和教学楼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给他打水泥地啊!
    之所以找史老二,是因为他打水泥地有经验。
    分场的晒场水泥地都是他干的,你说有没有经验?
    史老二听说让他去场部施工水泥地,乐得合不拢嘴。
    “明天你跟我去实地看看,然后回来找人干活。”
    “哎。”
    熊贵清哼着小曲把媳妇儿接回家。
    “今天喝一杯。”
    熊长禄觉得儿子今天有些奇怪。
    前几天还有些闷闷不乐,今天去了趟场部心情就变了。
    他试探着问,“是不是有啥好事啊?!”
    “哈哈,当然有好事了!”
    潘春梅端着炒菜进餐厅,接话说道:“爸,加工厂又批了一块地,他高兴呢!”
    “哦?咋回事啊?”
    熊贵清可没跟家里说他遇到的难处,因此爸妈不知道也正常。
    “一会儿说。”
    他打开了一瓶茅台,给爸妈倒上,又把自己的满上,这才说起事情的起因。
    “现在好了,客运站的大院已经腾出来了,钥匙就在我手里。”
    “那以后坐客车还是在原先的地方吗?”
    潘春梅问道。
    “当然不变了。”
    “我们只是占用了他的停车场和修理车间,他不在这儿停车就行了。”
    “来,咱们喝一个,庆祝一下。”
    余秀华也跟着喝了一口。
    老太太没去几次场部,也不知道客运站在哪儿。
    不过,只要是儿子要的地方,就应该给!不是吗?我儿子需要啊!
    第二天一早,熊贵清饭后拉着史老二往场部去。
    他们直接开车进了大院里。
    一见这么大个院子,史老二都懵了。
    这要是打水泥地,得多少水泥,多少沙子啊!
    我草,发了,自己发了。
    他有想哭的冲动。
    自己跟着熊家忙前忙后,终于有了结果!
    熊贵清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然后对史老二说道:“从西边开始,往东边施工,你多带人来,现在夏天,也不冷,就睡在工地上。可以搞几个棚子。”
    “放心,这个我会安排。”
    “人手上有没有问题,马上要麦收了?”
    “没事,放心。”
    史老二把胸脯都拍紫了,保证完成任务。
    两人正说着,老方来了。
    他在办公室等了一阵,见熊贵清没来,他就先过来看看。
    结果,老板早就到了。
    史老二和老方两人眼熟,毕竟熊贵清办婚礼的时候,他们是打过照面的。
    三人又在现场走了一遍。
    熊贵清安排道:“老方,安排个打更的,在这守着大门。”
    “史师傅,明天带人来先建几个工棚,我让人运水泥来得有地方放。”
    “放心,明天一早我就带人来,保证误不了事。”
    史老二又在现场规划了下物料堆放场的位置。
    熊贵清回到办公室,直接给北安建材公司打去了电话。
    他张嘴就要500吨水泥。
    人家也满口答应,不过得过去付款。
    “我明天就来付款,你们把水泥备好,得送货!”
    “放心,钱到位了保证送到。”
    不管是啥年头,只要有钱,基本没有难事。
    熊贵清问了下分场换油的事落实没有。
    老方笑着说道:“刘媛一早就带着车走了。”
    “那就好。”
    他没有在场部吃饭,直接带着史老二回去了。
    也得给人家找人手的时间啊!
    史老二一回到分场,就开始找人。
    自己的老伙计,还有想要挣钱的,他都找到了。
    这些人一听是熊家的工程,都很积极。
    为啥?
    就因为熊家不欠钱!
    这就是熊家用了好些年换来的信誉。
    史老二一下子找了三十多号壮劳力。
    大家说好了,麦收了也得继续干,不能撂挑子。
    大伙都嘻嘻哈哈。
    “放心吧,给别人干没准,给熊家干一定好好干,绝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