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3,从养猪开始

第185章底线是啥?


    熊贵清沉吟了良久,一咬牙说道:“郑老板,我们确实打交道很多次,你也买了我几次猪。我们也算老朋友了,可你不能这么坑我啊!”
    熊贵清的这话一出,电话对面的郑好不高兴了。
    “熊老板,你怎么说话呢?我怎么坑你了?”
    “郑老板,我做事有原则,一手钱一手货,两不相欠。如果没钱,不好意思,恕我不能接受。”
    “小熊啊,话不能这么说啊,我这是临时周转不开,不是没钱。齐市食品公司还欠着我八十多万呢。你放心,只要猪一拉到齐市,我马上就能给钱。”
    熊贵清是过来人,他太知道这三角债的厉害了。
    只要自己这猪一到他手,这笔钱你就等吧,两三年都拿不回来。
    “再说了,我这猪价给的够高,2块5,你去哪儿找去?”
    电话漏音严重,旁边的人可都听着呢。
    见熊贵清死咬着不撒口,有人不愿意了。
    “你就赊给他呗,也不是不给你,耽误几天的事。”
    熊贵清本想再争辩几句,让郑好带现金来,谁知道旁边净是说小话的人。
    最后竟然说:“你不卖我卖。”
    熊贵清气的直接把电话塞给他了。
    “给,给,给,你卖。”
    那人还真就接了电话,自顾自的跟郑好聊上了。
    此人正是去年底张罗着卖猪给郑好的人。
    熊贵清转身走了。
    他虽然不能肯定郑好一定给不出钱来,可从他给的价格,以及如今的态度看,郑好短时间内给钱的可能性不高。
    回到家,熊贵清跟爸妈说了郑好的事。
    熊长禄说道:“赊几天也不是不行,这样拒绝人家也得罪人啊,他还是咱家的大客户。”
    余秀华也附和道:“就是,人都有个为难遭窄的时候,就算是帮帮他也没什么。”
    熊贵清一听,自己还成了坏人,不通情达理了。
    “爸妈,你们太单纯了。”
    此话一出,老妈不愿意了。
    “我们咋单纯了?”
    “你们难道就没想过,人家为啥给那么高的猪价?”
    “那……那还不是人家有关系!”
    在他们的心目中,没关系这生意是做不下去的。
    “这就是在钓鱼啊!”
    熊贵清这话让他们不明白。
    钓鱼?啥意思?
    “没有这么高的价,你们能上当?虽然咱们养猪都图个高价,可也不能太离谱。前几天我才去北安问的价,你们不是不知道啊!现在郑好给的价明显不合理,你们就不问问为啥?”
    “贪小便宜吃大亏,更何况这还是個大便宜!”
    “你们看着吧,一定得出事。”
    熊贵清把家里的反对意见强行压了下去。
    这也就是他,熊家养猪的领头人,否则还真压不住。
    “那咋整?咱家猪就不卖了?”
    “卖,还得赶紧卖!”
    见爸妈很疑惑。
    他也不知道咋解释。
    熊贵清有一种预感。
    能让郑好这样撕破脸来套现的行情,预期一定不好。
    自己赶紧先把手里的猪都出了。
    就是少卖点钱,也比砸手里强啊。
    熊贵清直接去了北安。
    找老姨问了她们食品公司现在生猪收购情况。
    现款1块3,赊账1块5,根本就没有什么2块以上的行情。
    倪桂蕊还专门打电话去了齐市食品公司,询问了那边的行情,结果人家也只是现款1块4,赊账1块6。
    哈市跟齐市一个价。
    哪里有郑好说的2块5的行情啊!
    熊贵清一听,知道坏了。
    分场其他的人可能被骗。
    他根本没来不及在北安吃饭,也仅是路过服装店和潘春梅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往回赶。
    回到家,熊贵清把这事跟王福林说了。
    王福林一听也知道要坏事,赶紧通过大喇叭喊话。
    让职工们把猪交售到国家正规收购站去,虽然价格低点,可是把握。
    卖给私人一定要现钱,不要赊账。
    一连喊了好几遍。
    熊贵清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知情通报的责任。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还是上当,那就怪不了别人。
    熊贵清又打电话去了农场汽车队,让他们来九台车,加上三分场自己的大解放,一起拉猪去北安。
    第二天,十台汽车都停在了熊家猪场外的路上。
    工人们一起动手,把大肥猪一头一头的装上车。
    这一趟,勉强装了250头。
    熊贵清开车带着四个工人,汽车上又各带了一人,一下就带走了十四个人,这就是为了交猪的时候,帮忙的。
    倪桂蕊也打好了招呼,她还亲自到收购点陪着。
    这批猪过秤开票付款,就忙乎到了下午一点多。
    250头三江白,拢共50000斤毛重。
    熊贵清根本不会干赊账的事。
    13元一斤,拢共65万元。
    在附近的饭店开了两桌,让他们吃着,熊贵清带着钱去了银行。
    他存折里的钱,上次取了9万还贷款,还剩1665万元。
    现在又存进去了65万。
    总额又达到了2315万元。
    等他回去跟大伙一起吃了点,就往回走。约好第二天早上再来。
    工人坐上大解放,熊贵清开着吉普在前面跑。
    虽然工人们对熊家宁可低价现钱,也不赊账的做法有些不解,可他们还是对熊贵清是佩服的。
    不解的原因是,这些年,农场逐渐形成了赊账的风气,干啥都是赊账,秋后给钱。因此买东西的价格比外边的都高。
    不过,他们也认。
    这也让农场人认为,赊账给高价是合理的印象。
    以己推人,自己从来都没赖过账,别人也不能吧?
    这就是淳朴的农人,说他们傻,他们也会算小账,说他们精明,在大事上总是把握不住。
    第二天,熊家剩余的150头也被拉走了。
    这次仅跟着去了三人,其他人都留下打扫卫生了。
    有了昨天的经历,收购站也知道这是有关系的,因此办的也利索。
    30000斤毛重,39万。
    熊贵清拿出这两天的运费2000块结给了汽车队和大解放的司机,又请大伙吃了一顿。
    存折的余额已经高达27万了。
    现在是还了贷款,熊贵清还剩这么多钱。
    有人说了,不是还有工人工资啥的,他们的工资不超过1万块。
    最大的成本实际上是饲料。
    熊贵清正在北安忙活存钱的时候,郑好的拉猪车来了。
    他见熊家的猪已经卖了,叹了口气。
    暗骂一句,让这条大鱼跑了!
    这两年郑好倒猪发了财。
    可他不甘心一直当猪贩子,于是就在齐市跟别人合伙开了个公司倒钢材。
    可是货发出去了,钱回不来,齐市钢铁厂能惯着他?
    逼着他还货款。
    他实在没招了,就想到了猪身上。
    琢磨赊几批猪卖了钱先把货款还了,然后自己再去要账。
    可是,谁能愿意卖猪不要钱?
    只能用高价诱惑。
    其实,这就是骗。
    高价赊来猪,低价卖现钱,拿钱去还债。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可他没办法了,不这么干他交代不了,实际上他这么干了也无法翻身。
    农场占便宜的人不在少数。
    再加上有人在中间攒捣。
    很快就在三分场收走了上百头猪。
    接着继续扫荡其他分场和连队。
    郑好承诺,十天之内,一定把钱送来。
    仅南北河农场就被他高价收走了四千多头生猪。
    熊贵清回来就听说郑好来了,还去了他们家,坐了一会儿呢。
    熊贵清也没时间去管这些闲事。
    猪舍里消杀了七天。
    熊家去抓猪,四百头一次性入圈。
    这次熊贵清跟着去了。
    感觉到,种猪场的状况不是很好,小猪崽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在熊贵清的猪圈里缓了好几天,才算缓过来。
    这也就是他有系统,换个人没准就出现死亡现象了。
    饲料地的苞米也开始种了。
    孚尔拉的种子本是进口的,在北安垦区又进行了杂交试验,现在种子公司里就有得卖。
    此时正是五月十号。
    正是种苞米的时节。
    今春,因为有地震这事的搅合,广大职工家属还心有余悸呢。
    可日子还得过。
    熊贵清让于慧勇给自己起垄。
    南北向的土垄起的笔直。
    冬天的雪大,今春虽然还是春风大作,可土壤里并不缺水分。
    这边的土垄刚刚拉出来,另一边的地头就有人开始在垄上刨坑撒种覆土了。
    熊贵清为了能尽快的把这200亩饲料地种上,头一天就去各家各户的找人,以每天5块钱的工价,雇佣了五十个男男女女。
    让他们自带锄头,中午提供简餐和水。
    于是,在熊家的菜园地头上,五十人拉成一排的,每人把一根垄,先刨出十几个小坑,再撒种撒底肥覆土,一人完成。
    去年,熊家是三人一根垄,干的更快。
    可今年人手不够,只能这么干了。
    第二天,熊贵清不得不再增加人手。
    变成了前面有专人刨坑,后面一人撒种施肥覆土。
    两人轮换着干。
    这样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四天时间,终于种完了。
    就在熊贵清看着地里的苞米苗刚露头的时候,分场传出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郑好找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