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3,从养猪开始

第106章购进三江白


    熊贵清跟她聊了好一阵才得知,此人是畜牧处白副处长,也是畜牧公司的副总。
    两人聊的很愉快,白处长就邀请熊贵清去畜牧公司的种猪场看看。
    两人坐上吉普车,出城五里,有几排砖房,被围墙围着。
    车子停在办公室门前,有人跑出来迎接。
    白处长喊道:“老姚,你带我们去看看三江白,他要买猪。”
    “好,跟我来吧。”
    老姚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是种猪场的副总畜牧师,也就是技术专家。
    如果不说他是养猪的,看着就是一个老师的样子。
    三人走进其中一排砖房。
    三人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口罩。
    “这里是产房,需要注意。”
    里面有十几個猪圈,是圆管焊成的栅栏。
    每个栅栏里躺着一头老母猪。
    一排小白猪趴着吃奶。
    “这是刚出生半个月的小猪,还没断奶呢。”
    看了一圈,老姚又带着他们去了另一排装房。
    这里是刚断奶几天的“三江白”。
    一眼望去,白花花的一片。
    小猪崽很有特点。
    都是白色,前躯偏窄,后躯和腿部丰满,背宽平,头小嘴尖。
    可能是它们闻到了生人气味,一个个停下自己的动作,抬头看着外面的熊贵清,小眼睛乌黑锃亮,炯炯有神。
    “你是看了加价的文件来的吧?”
    老姚问道。
    “我还没见过文件呢,是听的小道消息。”
    “小熊是听食品公司的人说的。”
    白处长解释了一句。
    “小熊啊,这三江白你试着养,文件我们是仔细看就过的,加五分钱是有条件的。”
    “哦?这还有条件?”
    “可不。”
    白处长笑眯眯的说道:“毛重要是不足160,或者超过200斤,都不行,这五分钱就不给了。”
    “为啥啊?”
    “呵呵,这就是为了瘦肉率呗,达不到这个条件就是不合格,人家就不给你加价。”
    老姚解释道。
    熊贵清这才知道,这加钱是有道理的。
    他暗暗记在心里。
    也就是这猪要养到80公斤以上,但是不能超出100公斤,否则就是不合格了。
    看了一圈,熊贵清跟老姚约定,明天带车来拉猪。
    现挑现装。
    老姚答应了。
    付款也是直接在猪场付,他们畜牧处没法收钱。
    白处长把熊贵清直接送到了客运站。
    下午的班车刚刚要出站,被熊贵清拦下来了。
    都是一个农场的,虽然不认识,但是都混个脸熟。
    一说是三分场的,客车就停下,打开了车门。
    熊贵清没想到,今天来管局会办的这么顺利。
    想要“三江白”就真找到了。
    本想去跟潘春梅打个招呼,可时间不等人,有啥事明天再说。
    一路摇摇晃晃,到了回家的路口。
    下了车,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跟着下车的人也不少,都是十二队的。
    往北走的只有熊贵清一人。
    中午太阳还有些火辣,会融化一些冰雪,到了这会儿,就上冻了。
    踩着沙子,咯吱咯吱的直响。
    十几公里路,熊贵清走了近两个钟头。
    到家的时候,已经黑的朦朦胧胧了。
    熊家灯火如豆。
    猪卖了,猪舍这边漆黑一片。
    豆包也回家了。
    王兴初和于洪刚白天来熊家粉碎饲料,晚上就下班回家。
    “又停电了。”
    熊贵清自言自语的踏进院子,豆包在屋里“汪汪”了两声,就呜咽着跑出来迎接主人。
    “回来了?办的咋样?”
    熊长禄见儿子回来,问道。
    “你等一会问不行?”
    余秀华心疼儿子,赶紧打来了热水。
    熊贵清这一路走来,两条腿酸疼,可还是笑笑说道:“已经办好了,明天就去拉猪。”
    “那就好。”
    熊长禄笑了。
    “先吃饭吧!”
    余秀华也端上了饭菜。
    吃饭的时候,熊贵清说道:“爸妈,三江白好是好,可小猪崽也贵,比普通猪贵5块。”
    熊长禄一听,摇摇头,说道:“啧啧,不划算。就是每斤多卖五分钱,200斤猪也就多卖10块,现在成本就是五块,没意思了。”
    “爸,你说的也对。可据说城里人喜欢吃瘦肉,以后那种大肥猪就没人愿意收了。”
    他解释一句,“就算没有这五分钱,咱们也得养。”
    熊长禄咂咂嘴,琢磨了一下,点点头。
    “也是。”
    这就是认可了儿子的说法。
    以前,城里农村都缺荤腥,一年到头吃不着几顿肉食,所以养猪也是希望是肥猪,要有油才行。
    可最近两年,经济逐渐的发展了,城里的经济活跃起来,城里人逐渐不缺荤腥了,也喜欢吃瘦肉了。
    那养猪的就得跟着市场走。
    饭后,熊贵清先去了王福林家,跟主任说了明天用车。
    现在用车都要出运费的,车辆也被司机承包了,跟王福林打招呼是对领导的尊重,也就是通知一声,明天大解放不在家,早作安排。
    王福林当然答应。
    “这次出去可得注意,别再缠着纱布回来。”
    “不能,我注意。”
    第二天,大解放拉着熊长禄,王兴初和于洪刚,再有就是熊贵清了。
    先去了趟场部。
    在储蓄所又取了些钱,这才往北安去。
    有了昨天的铺垫,今天异常的顺利。
    在种猪场先交了100头小猪的钱,然后一起去猪圈里挑猪。
    熊长禄和王兴初都是老饲养员了,对小猪崽的好坏有自己的评判。
    凡是他俩认可的小猪崽,熊贵清和于洪刚就往车上装。
    有人跟着点数。
    很快100头小猪崽就装完了。
    老姚出来,握着熊贵清的手,说道:“以后你们就来这进猪,保证小猪崽的质量。”
    “姚工,我们以后再合作。”
    熊贵清本想耽搁点时间,进城跟潘春梅见个面,可看着一车小猪,他真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最重要的一点,他怕自己不在,无法激活猪场,站要是因为这个出了纰漏,怕是得悔死。
    他借用种猪场的电话,打给潘春梅,感谢她的提供的消息,现在已经买了小猪,正要回去。
    潘春梅见熊贵清说的这么客气,知道他身边有人,不方便多说,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他们也不在外面吃午饭,先回家再说。
    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家。
    打开大箱板,把小猪一只只送进猪圈。
    熊贵清的脑海里响起了“叮咚”。
    “叮咚,激活三级猪圈,面板已激活。”
    面板上闪烁着数字,猪圈里一地的绿色条。
    当把最后一头小猪放进猪圈,熊贵清的面板数据才稳定下来。
    豆包一直蹲在熊贵清的身边,他的眼睛盯着这些小猪。
    就像是俯视自己的士兵一般。
    小猪入圈,王兴初和于洪刚赶紧去弄猪食。
    熊长禄回家和余秀华一起忙活午饭。
    其实,余秀华的饭菜已经差不多了。
    熊贵清仔细的观察这些小猪。
    豆包也跟着,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他还进入空间,例行巡视了一圈,这才出来。
    正赶上猪食好了,他跟着喂猪。
    司机把大解放停进了农具场,熄火放水,又来熊家吃午饭。
    熊贵清见司机来了,就迎了上去,在院门口跟司机相遇。
    他二话不说,点出钞票,把运费先给他。
    见到钱,司机脸上一团笑容,好像熊贵清就是他的亲儿子。
    他还从兜里掏烟出来。
    熊贵清笑呵呵的摆手。
    “不会,不会。”
    两人一进屋,家里的桌子已经摆上了。
    老爸老妈正在炒菜。
    两人刚坐定,王兴初和于洪刚就走了进来。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中午喝点。”
    很快酒菜就摆了上来。
    熊长禄今天高兴,他拎着酒瓶给各人面前的酒杯倒满,这才说道:“这猪真漂亮,高兴。”
    王兴初点点头,“是啊,很久没见这么好的小猪崽了。”
    于洪刚对这些不太懂,不过他依然笑呵呵的,眼睛盯着一盘红烧肉傻笑。
    熊家仁义啊!
    刚买了猪,又抓了一波,这就是给自己工作。
    王兴初心里暗暗感激。
    他可是失业游民,除了养猪别的都不会。
    要是熊家不养猪,或者养的没这个规模,恐怕他真不知道要咋办了。
    家里等着米下锅呢。
    现在每月六十,够了,足够了。
    老王很满意。
    于洪刚呢,他更是满意。
    想当初在大田队的时候,就是个土里刨食的货。
    开工资的时候也就三十几块,办家庭农场都没人跟自己搭伙。
    要不是家里老头出面,这个养猪的活恐怕落不到自己头上。
    现在挺好,每月五十,在媳妇面前说话都硬气。
    余秀华也很满意。
    现在她也知道,在家干活比在外面挣得多了。
    以前,她都是去家属队干零活,补贴家用。
    现在,自己雇工的工钱都比家属队高,再去干零活就是傻子了。
    现在养猪的活不用她管,余秀华就是喂喂鸡鸭鹅狗,做做饭,洗洗涮涮的,说白了就是做家务。
    虽然她和老熊都没拿工资,可是家里挣的钱可都在她手里攥着呢。
    儿子的存折和现金都在她手里。
    对了,还有家里的账本也在。
    虽然她不识字,也不知道上面写着啥,可这就是信任啊!
    自己这个家眼看着越过越好了,她能不高兴。
    今年儿子十八了,再过两年就要娶媳妇了,可得好好攒钱,娶媳妇要花不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