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3,从养猪开始

第1章只有养猪这条路了


    小兴安岭的西南麓,茂密的山林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被防护林分割成四四方方的一块块农田,绿油油的庄稼迎风摇曳。
    熊贵清站在地头,望着远处的山林,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子,心中说道:
    “看样子,自己只有养猪这条路了!”
    两天前,熊贵清重生了。
    这个时间节点还特么这么寸,正是1983年,他高考落榜的时候。
    这两天,老爸熊长禄头发都愁白了。
    复读一年,明年再接再厉,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可现实却是残酷的。
    熊长禄是一个养猪的饲养员,今年的工资才调到405元,之前长期在345上徘徊。
    一家四口都靠着这点钱过日子,那真是过的紧紧巴巴。
    熊贵清在二井子局高中读了两年,先别说学杂费这些,就是食宿费,熊长禄都是借的。
    原本想着儿子能一举高中,跳出农门。
    在农场职工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天不遂人愿啊!
    熊贵清落榜了。
    熊长禄当然希望儿子能复读,再考一次。
    可一想到复读的费用,熊长禄就唉声叹气。
    上哪弄钱去?
    熊贵清知道家里的状况,他不能再读了。
    前世他就放弃了复读,不想给家里再添麻烦了。
    当熊贵清说出不复读这個决定时,不知为什么,熊长禄的心里反而松了口气。
    要是儿子坚持复读,他还真是拿不出钱来。
    既然决定不再读书了,那就找个工作吧。
    毕竟是高中生,这文化在农场也是知识分子了。
    熊长禄托人找到了分场主任,想给儿子分配个工作。
    此时,正是农场改革的前夕,人心浮动。
    分场主任给了两条路。
    要么先等着,待业。
    要么就进大田队,种地去。
    反正那些好活巧活就别想了。
    作为饲养员的熊长禄,身体不是很好。
    是个没啥背景的老实人。
    虽然名字叫长禄,可一天都没当过官。
    为了儿子,他也算是豁出去了,从来没求过人的他,也红着脸去求人了。
    结果可想而知。
    要么等,要么种地,没有第三条路。
    熊长禄的无奈和悲哀只有他自己知道。
    前世,熊贵清就是在家待业了一年,第二年才托人进了机务队,成了拖拉机学员的。
    可如今的熊贵清早已不是当年的熊贵清了。
    虽然他是被动重生的,可面对如今的局面,难道还要把过去的路重走一遍?
    熊贵清左思右想,自己得找条发家致富的道路来。
    前世,他在机务队干了好些年,直到老爸去世了,也没说上媳妇儿,成了分场有名的光棍,主要原因就是穷。
    别人都趁着改革的春风,为发家致富找门路,自己却为了安稳,一直开拖拉机,车组承包的时候也没有那个勇气。
    等到老爸去世了,熊贵清才醒悟过来。
    他不得不抛家舍业,走了出去,成为了千万打工大军中的一员。
    在外闯荡的那些年,他也有憧憬,有梦想。
    可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他几记耳光。
    这世,他肯定不会再出去了。
    就算出去闯荡,也是个被忽悠的货。
    既然出去不行,那只有眼睛向内,寻找自身的优势。
    其实,他也琢磨了。
    现在的自己,除了有些文化知识,有身力气外,最重要的就是对未来发展大势的了解。
    就是在家乡随便做点小买卖,也能发家致富,衣食无忧,没必要出去打工。
    当年的自己想不开啊!
    不仅想不开,吃屎都赶不上热乎。
    一步错,步步错。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脑海中“叮咚”一声,把他吓了一跳!
    一时间大脑一片混乱。
    一道道信息充斥进来,让他头晕脑胀。
    一个立体图在他的脑海里转着圈。
    上面写着“简易猪圈图纸”。
    过了好一阵,他才从惊恐中清醒过来。
    熊贵清紧张的一匹,四下直打量,生怕有人发现什么。
    左右都是铲地的家属,人们凑到一起嘀嘀咕咕磨洋工。
    没人注意他这个十七八的半大小子。
    他见没人注意自己,这才稳定了心神,关注起这张突然出现的图纸来。
    脑海中的这幅图不是平面图,而是立体的,就像是看3d电影一般。
    不过,细看这个建筑物,跟他见过的农村简易猪圈差不多。
    主体结构就是用木棒和泥土搭建的马架子,三角形的。
    猪圈的前面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露天栅栏。
    这是干啥?
    是送给我个猪圈,还是让我建一个?
    一时之间,他摸不着头脑。
    正疑惑的时候,图纸上突然出现了一行字迹。
    “建设条件:100根木棒,直径10公分,长度3米;茅草50公斤。”
    熊贵清反复确认这些文字,他心里有了些猜测。
    很明显,这是建猪圈的材料清单。
    好像盖猪圈都用这些东西啊,有啥不同吗?
    “叮咚,详细信息!”
    他心里一抖,赶紧关注。
    刷的一下,出现了一片字迹。
    “养殖数量:一个养殖期可养殖5头。
    成活率:70。
    饱食度:红色饥饿,黄色未饱,绿色饱食。
    亲和度:与成活率正相关。
    奖励:未知?”
    看到这些,熊贵清心中明了,看样子,老天爷划出了道道啊。
    自己重生回来,正不知道走哪条路呢,这是让自己养猪赚钱吗?
    自己只能跟着走了!
    他知道,以后的猪肉都卖到了二三十块一公斤。
    养猪有得干!
    再有,老爸的优势也是自己的优势啊!
    他干饲养员好多年了,有技术有经验。
    只要他能指导自己,这不就是一条致富路吗?
    再加上有了这个猪圈……
    呃……
    应该比没有强吧?!
    熊贵清望着山林,纾解着自己的情绪。
    自己不能这么混日子,家里太穷了,必须要尝试,行不行都得试试。
    前世,他可没往养猪上想。
    为啥?
    高中生啊,你回来养猪?
    养猪不都是没文化的人干的活儿么?!
    他宁可在家待业一年,也没想着去沾又臭又累的养猪事业。
    可现在的熊贵清不同了,他的思维有了后面几十年的阅历和经验,知道想要发家致富就得发挥自身的优势,现在又有了“叮咚”,傻子才不养猪呢!
    在农场养猪有天然的优势。
    那就是饲料问题容易解决。
    熊贵清记得老爸曾经提过,说管局有文件,鼓励职工个人养猪,还给饲料地呢。
    “哎,熊家大小子,你倒是干活啊!”
    家属队带班师傅见这小子盯着远处发愣,就气不打一处来。
    都混到这份上了,还这么清高?!
    赶紧铲地得了!
    “贵清,贵清,铲地了。”
    老妈余秀华拉了拉儿子的衣角,别惹带班师傅不高兴。
    “哦。”
    熊贵清摇了摇头,把满脑子浆糊清理掉。
    他转身跟着老妈一起排垄。
    这块大豆长势喜人。
    长长的豆垄笔直的伸向远方。
    茂密的豆叶子,细密的绒毛在阳光下慵懒的伸展着,承接着天地间的阳光雨露。
    枝杈间,一簇簇的小白花正在怒放。
    嗡嗡嗡的小昆虫在花间忙碌。
    正是田间管理的好时节!
    带头师傅第一个开始铲地。
    一把锄头被他使得像活了一般。
    这遍地是为了松土保墒,就是保持水分。
    这段时间太阳有点大,到现在为止,也只下了几场小雨。
    有了干旱的苗头。
    见带班师傅一马当先,后面排垄的家属们也都硬着头皮铲起地来。
    站在地头上,一股股的热浪从熊贵清的裤脚往上窜。
    他觉得,自己的肚皮和胸口都快被蒸熟了。
    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大豆垄,眼睛都有些花了。
    绿油油的大豆秧子上缭绕着丝丝的热气。
    脚底板踩着的大地,就像是一块被烧红了的铁板,让人感到绝望。
    望了眼铲到前面去的老妈,他心里烦躁悲愤的情绪又涌了上来。
    前世老妈就是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自己都重生了,老妈还是这样。
    头上的日头火辣辣的,熊贵清的脖子和手臂被晒得刺痛。
    此时,所有人都在渴望太阳能早点落山。
    只有这样,才能让蒸笼般的闷热降下温来。
    他现在就是在煎熬。
    自己的衣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太阳终于挪到了西边的山尖上。
    火红的晚霞映的人们脸颊泛着光。
    带班师傅终于宣布,收工了。
    众人一哄而散,都往家走。
    远处的家属区升起数十道笔直的炊烟,在夕阳下格外的温暖。
    看着老妈余秀华纤瘦矮小的身影走在前面,熊贵清更是激起了那股不服输的性子。
    对,就养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