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第306章 306:全港大风暴,动起来!


    第306章306:全港大风暴,动起来!
    总督同时兼任三军司令,调动大兵出来接人还是没问题的。
    大军刚动,江湖上便已收到了消息,陆大潮跟着吩咐:“放人。”
    战火从九龙城寨而起,却不代表这里就是最终的战场。
    天下局势一盘棋,于棋手而言,最终还是要看各方的反应以及配合。
    一群警察灰溜溜的在大兵们的护送下走人,目送他们的是一片中指。
    九龙城寨事发当日,报纸上的内容已经传到广府、沙面等地,民意沸腾。
    翌日。
    “明明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洋人却总当我们是跪着。”
    “委员长说过,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之责。”
    一如高要所料,最先爆发的确实是沙面这块。
    只见数十个青年学生模样的人高举牌子走上大街,
    “我们想要休养生息,重建家园。”
    “洋人却肆意蹂躏国民,毁我家园。”
    他们纷纷振臂高呼:“打倒洋人。”
    “打倒洋人!”
    沙面本来就是民主运动的中心,再加上这里离港岛又近,他们是能确认消息真假,也确实能感受到洋人的傲慢粗鲁。
    有人带头,便立马有人景从。
    长街很快就被乌泱泱的游行队伍填满。
    刘美仁站在床边默默看着有心的队伍,她大受震撼,死鬼算无遗策,沙面竟然真的鼎力支持并抗议鬼佬残暴。
    “他们要去哪”
    “领事馆。”
    边上一人说道:“刘小姐,这就是沙面。”
    他喃喃道:“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洋人肆意欺虐的时代,过去了。”
    刘美仁听的寒毛倒竖,这句话在港岛绝无人会这么讲。
    这人跟着说道:“我已电召粤穗各界针对九龙事件成立外交后援会,刘小姐,敬请拭目以待。”
    “打倒帝国主义!”
    “坚决收回港岛!”
    等刘美仁再听,外面已是潮水般的巨响。
    她无法想象,却大受震撼!
    星星之火终于开始汇聚,油锅里的油也开始慢慢沸腾。
    94年月5日,港府派大批军警武装进入九龙城寨,强拆民房70余间,打伤上百人,其中包括前来报导的星岛日报记者李文田。
    民众愤慨!
    月6日,沙面游行队伍中有暴徒纵火焚烧大英帝国驻广府总领事馆,消息传出,一时震惊天下。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外交部就昨日九龙城寨居民2000余人遭港岛军警驱逐一事向英吉利驻华大使施谛文提出抗议。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政府已经要求英吉利大使通知港府,停止现正采用之强暴举动。
    民众不接受抗议,要求政府必须严惩港府践踏主权的行为。
    月7日,宝安县县长王启俊与县参议会议长等人亲临九龙寨城巡视,宣示主权,得九龙上万居民沿途欢送。
    月日,外交部为九龙事件再次向英吉利驻华大使施谛文提出严重抗议,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对九龙寨城拥有辖权,对港英当局的违约行为予以谴责;
    监察院监察委员开谈话会,认为港府强驱九龙寨城居民有违国际公法,决定致函外交部敦促立即查明真相,切实与港英当局交涉。
    月0日,一直沉默的港府就九龙事件发表声明称:“九龙城之整个拆迁问题,完全为有关殖民部内部行政情事”。
    消息传出,一时舆论大哗。
    高要拍下桌子:“岂有此理。”
    英吉利的国库穷的都能跑老鼠了,现在还在搞口粮限制,都这种时候了,还想装大国的傲慢
    “让弟兄们动起来。”
    高要冷着一张脸:“时代变了,西人却没有感受到这点,是时候让他们知道未来是精诚合作的年代。”
    “独食难肥。”
    人家外面在粤穗各界九龙事件外交后援会的号召下在游行示威,没有道理港岛这片却风平浪静。
    “我累了。”
    这几天不知道有多少电话打进高府,更不知有多少人特意莅临拜访,却通通被挡了驾。
    外面的人以为高要在跟港府闹别扭,却不知高某人早已看清,这是西人以及华人对于话语权的争夺。
    虽然其并非什么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西风。
    但是如果连这一场仗都不打的话,后面大家的腰杆子就难以挺起来了。
    高要可是知道后面这几年港府为了便于统治,着实出台了不少限制性的条款。
    或者说根本就是流氓式的条款。
    比如说正式采用身份证制度。
    比如说《取缔社团活动活动条例》,该条例规定虽港岛港以外社团在港岛个别成员亦当作社团看待,同时警察可以任意进入认为社团或社团成员之房屋内进行搜查及逮捕。
    又比如说《驱逐不良分子出境条例》,该条例规定港府可以没有任何理由的便驱逐人出境。
    其名为自由之城,但是实行的法例却跟法西斯没什么区别,完全违背人权。
    如果不在这时候展示一下拳头,到时候大家都会变成砧板上的鱼肉,只有听话的才能留存。
    这怎么可以
    林景准备去通知。
    高要嘱咐:“定要合情合理,决不能扩大打击面。”
    本来沙面游行是相当ok的,奈何其中有几个激进分子直接放火烧了英吉利驻广府的总领事馆。
    这就让国民政府陷入了被动之中。
    高要不准备这样,他认为定要合情合理的来表达自己的述求,打打杀杀是为不智也。
    很快,
    “援助国民,以与英帝国主义者相搏”的口号席卷港岛。
    游行率先从九龙城寨开始,而后席卷全九龙。
    本身属于官校的皇仁书院师生率先罢课,其他大小学校先后跟随。
    当年也是皇仁书院的师生相应广府罢课行动,从而引得各方景从。
    救国,当从学生开始。
    虽然港岛的师生大部分上的课都是英文课,却不影响他们爱国。
    历来运动必由学生开始,而后才能蔓延全社会。
    皇仁书院率先罢课,其它学校纷纷跟上,连无线电专科学校都跟着加入。
    其后,九龙电厂表示罢工!
    中华电力旗下的红磡电厂工人在友好劝说下跟着表示罢工!
    九龙万家灯火变成了烛火。
    紧接着,全九龙码头工人表示罢工,艇仔纷纷上岸。
    其后,港岛从西营盘、西环开始,码头工人边喊“阿才需要一个交代”边正式宣布罢工。
    整个港岛海面上到处都是漂泊的大船,码头一片冷清。
    消息传出,全港震惊。
    “事情大条了。”
    这下子连凯瑟克等人都坐不住了,此情此景都跟2年前的省港大罢工相当类似。
    要是再发展下去,港岛将变成臭港。
    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崩溃,股票市场大跳水。
    “完了,完了。”
    嘉道理两眼发黑,他哀嚎大叫:“我中华电力股价一落千丈。”
    “这该死的香江会为什么不关闭交易”
    其他人脸色都不好看。
    玩脱了!
    **!
    他们确实要高要跟港府起冲突,却绝对不愿意出现罢工潮。
    每次灾难都会带来二次分配,而每次分配过后,西人对于港岛的掌控力便会衰弱三分。
    导致港府不得不反过来重用华人。
    “这件事必须马上解决。”
    凯瑟克当机立断说道:“我去找总督阁下。”
    “如果再闹下去,他也不好受。”
    何止是不好受,直接从总督宝座卸任都有可能。
    当时的港督司徒拔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大罢工之事,便被直接免职,而后换了金文泰上任。
    现在的情形何等相似
    葛量洪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新生代的华人代表纷纷避而不见,这情形绝无仅有。
    他只能重新召见老牌的贺东、罗文锦等人,并约见特派员郭德华等人商议此事。
    “港府绝无拆迁九龙城寨之心,更无驱逐九龙城寨居民之意。”
    时事紧迫,葛量洪只能收回月0号的强硬宣言。
    他是合格的政治家,自然不会认为这是件羞辱的事情。
    政治嘛,只要能维持住局面便是对的。
    “我已经令警队调查薄扶林、九龙城寨,必要给各方一个交代。”
    最早的争议来自薄扶林阿才之死,警队坚决认为没错,港府也同意这个说法,引得民间愤懑,所以才有第一次游行。
    其后是高要看火候未到,便令小李出头牵线自己的办公室提供了法律援助,如此才让游行事件没有扩大。
    那时候高要其实还是给了港府一个机会。
    谁晓得港府不识抬举,其后竟然拿九龙城寨开刀,如此便捅了马蜂窝。
    最终导致眼前的局面。
    贺东年纪大了,轻易不说话。
    郭德华又是老江湖,何况他收了高某人的钱,上次还被港府甩过脸色,自然不会在这种场合轻易讲话。
    那能表达下意见的也只有贺东的女婿罗文锦了。
    “阁下,现在民意沸腾,大家都需要一个交代。”
    罗文锦委婉说道:“当务之急是绝对不能扩大事态,请万万不要派出军警。”
    在场的这些人还是很了解西人的尿性的,如果不是事态紧急,他们绝对不会低头。
    只要事态稍有放松,他们又会推翻先前所有的协议。
    “当然。”
    省港大罢工震惊中外,当年报纸上多有报导,那时候葛量洪便已经看过,后来到港岛这边后,他还重新特意取出档案观摩,为的就是防止在自己任下出现这种事情。
    葛量洪毫不犹豫说道:“如非万不得已,军营不会开动。”
    “各位绅士应该也看到了,先前我派大兵出营也只不过是为了接人。”
    几人纷纷点头,这是他们满意的一点。
    如果当时大兵做了什么出格的行动的话,现在的港岛恐怕已经成为臭港了。
    贺东终于开口了,他直接就跟了葛量洪一个定心丸:“阁下可以放心,本次不会出现经贸封锁一事。”
    2年前的省港大罢工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当时的沙面发生“英法水兵开枪扫射示威者事件”,造成五十二死、一百七十多人受伤,事件刺激了大众的反帝反殖情绪。
    那时候是全行业罢工,导致港岛停摆。
    广府罢工委员会更是亲自下场对港岛进行武装封锁,禁止一切船只经过及进出广府口岸。
    港府也不示弱,宣布禁止白米、面粉、罐头食品、煤炭、石油、港币和贵金属等出口,截断由海外取道港岛输往内地的补给。
    今非昔比,贺东在来之前就已经同粤省的宋国舅通过电话,那边表示会谨守委员长的指示,严守秩序。
    如此,自然就不会出现经贸封锁。
    只要没有封锁,东西就能进的来,那港岛便不会成为臭港。
    其实葛量洪也认为不会出现2年前那种情况,他点下头:“这是个好消息。”
    贺东跟着说道:“只不过当前的形势已经变了。”
    先前的时候,港岛最威的是南北行,他们主控对内地贸易,里面的经理威过洋行大班啊。
    但是二战后,因政府实施货品输入管制及限制结汇,加上大量來自大陆、南韩及东洋的海产杂货涌至,而内地以至全世界的市场却无法打开,导致南北行的生意大受打击。
    老一辈的除了年龄大一点,家里还有点钱外,影响力已经比不上以乡音为主体结合在一起的商会会长了。
    贺东不得不坦白告诉葛量洪:“这件事关键不在外面,而在本港。”
    葛量洪沉默一下,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稍微傲慢了一点。
    本来以为自己的夫人在加上mrs.简,应该是可以搞定高要的。
    谁晓得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交情全踏马的都是纸糊的。
    葛量洪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人。
    “最要紧是恢复生产。”
    葛量洪情真意切说道:“本港花了2年时间才恢复生气,万万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否则前面几年受的苦全部都白受了。”
    说了这么久,也没见阁下说出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来。
    郭德华不阴不阳道:“总督阁下,如果你还是这么讲,我看等谈判团吧。”
    “本国外交次长叶公不日便将飞临广府处置此事。”
    他跟着站起,而后彬彬有礼的对几人点头,
    “公务繁忙,失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