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死重生后,和亲公主提刀斩全族

第一百零三章:妾身会一直在


    “想什么呢?”
    魏景焰瞥了她一眼。
    宋槐序瞬间回神,将心中的沉郁尽数压下。
    她莞尔一笑道:“我在想……再给殿下做些什么样的药膳,才能最大限度的泄掉殿下体内的寒气。”
    魏景焰看着前方,声音淡淡。
    “不必费心思了,本王已可压制体内的寒气,既然无法彻底解除,多做也无意义。”
    “也并非不可解,只需一味名叫凤凰草的药,便可解殿下之毒,只是……”
    宋槐序秀眉微拧。
    “典籍上记载,凤凰草喜冷土,生在北昭境内,北昭与大魏不通商,外人难以进入,不容易获取。”
    她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和亲之事咱们知道的太晚了,若不然殿下可以此为条件,让北昭公主带来几株。”
    魏景焰淡淡的说道:“本王患病多年,北昭与大魏无人不知,若要凤凰草,他们必然会知道是本王用,即便北昭愿意给,魏朝也不会让他们把东西带到京城。”
    “那殿下的毒……”
    宋槐序瞧着他,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晶莹剔透。
    “自然要解。”
    魏景焰勾起了薄削的唇角,冷冽的眸中杀机忽绽。
    “本王会挥军北下,灭掉北昭,亲手将凤凰草拿回来!”
    听到这话,宋槐序不由激动的攥住了手指。
    她尽力压制着心里的翻涌,声音依然有些颤。
    “殿下当真要攻打北昭?”
    魏景焰声音森冷。
    “这是必然,灭掉北昭,亦是我师父的唯一心愿。”
    “可若真的结了盟,皇上还会同意出兵吗?”
    宋槐序有些担心。
    “他?”
    魏景焰冷哼。
    “他巴不得本王出兵,若是本王战死在北昭,他就彻底的省心了。”
    宋槐序立即说道:“殿下不可乱说,殿下定会长命百岁,无病无灾。”
    瞧着宋槐序那张突然绷紧的小脸,魏景焰脸上的冰霜瞬间瓦解,唇角勾勒出淡淡的笑容。
    “哪有人会真正的长命百岁,除非你一直待在本王的身边,有如此出色的岐黄高手伴在本王的身侧,本王或许真的能多活两年。”
    宋槐序沉默了片刻,违心的说道:“妾身会一直在的。”
    “那就一言为定!”
    魏景焰说完便迈开大步,整个人似乎都轻快了几分。
    宋槐序忍不住看向了魏景焰高大挺拔的背影,不知为何,鼻腔里竟然有些酸。
    来到前厅,她已调整好情绪,给魏景焰盛了一碗汤。
    魏景焰喝了一口。
    “有什么爱吃的,可以告诉府中的厨子。”
    “妾身不挑食。”
    重生前的宋槐序一直都是个十分随和的人,没有多大的架子,也不会随意惩罚下人。
    唯一的错处,就是太在意陆华年,想到那些花在他身上的银子,宋槐序很想狠抽自己两记耳光。
    如今不知他跑到了何处,所有人都遭到了应得的报应,却偏偏漏了她最恨之人。
    可惜,无法借魏景焰的势力寻他,他若跑出了京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
    宋槐序心不在焉的吃了几口早饭,便去了母亲居住的桃苑。
    路上,就听人议论纷纷。
    “你们听说没,周玄机已被下了大狱了,听说谶语出来不久,云淑妃娘娘就头疼不止,玉瑶公主也生了病。”
    “难道周姓之人,说的真是他?”
    “我就说谶语不会空穴来风,果真应了。”
    “可不是吗,你们恐怕还不知道,昔年景王也因为谶语被关静业宫数年。”
    “幸好他被关了,否则咱们大周说不定已经乱了。”
    宋槐序不由看向最后说话之人,一双黑眸凌厉如刀,那人顿把后边想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宋槐序上前一步,冷声说道:“景王为护大魏,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尔等有何资格在此议论他。”
    眼见宋槐序衣着不俗,身后还有侍卫跟着,那人顿时闭上了嘴。
    宋槐序又瞥了几人一眼,这才从他们的面前走过去。
    对面的茶楼里,魏云澜目光淡淡的看着这一幕,内中有波澜闪过,却又在片刻之后消弥。
    宋槐序已经走进了前方的巷道,很快便不见踪影。
    魏云澜拿起茶杯,轻抿了一口,就听伙计骂道:“滚一边去,这里不是你们要饭的地方。”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这位小哥,行行好吧,给我买一口水喝,润润喉就行。”
    魏云澜的位置正好能看到门口。
    说话的老者衣衫褴褛,年纪将近七旬,身后跟着两对中年夫妇,还有三个年纪不大的孩子。
    这些人仿佛多日没有喝过水了,嘴唇全部干涩开裂,脸色青黄。
    魏云澜眉头微微皱起,朝着门口吩咐道:“小二,给他们泡两壶茶,再拿些点心,都算在我的账上。”
    魏云澜经常来此喝茶,小二虽然不知道他的身份,却知道魏云澜很有钱,忙说道:“是,小的这就去办。”
    他应了一声,又对那几个逃荒一般的人说道:“碰到这位公子,算你命好,等着,这就给你们拿去。”
    老者颤颤巍巍的走进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其他几人也纷纷跪下,连连叩头。
    魏云澜伸手扶起老者,淡笑道:“老人家不必客气,微薄之力,不足挂齿。”
    几人又接连道了几声谢,这才站了起来。
    魏云澜瞧了一眼几人的衣着。
    “老伯的衣着并不像是京城之物,定是从远道而来吧,莫非是家乡遭了灾?”
    老者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遭了水灾,一生心血皆因洪水化为乌有,只能来京城投亲。”
    “原来如此,不知可以找到亲人?”
    听魏云澜如此问,老者不由双眼发红,他紧咬牙关,摇了摇头。
    “我们来晚了一步,他们已经搬到别处了。”
    话音刚落,小二已拿着茶点过来了。
    孩子已经伸出了脏兮兮的手,抓起点心,死命的往嘴里塞,老者则端起茶杯,一顿那猛灌。
    魏云澜轻轻的叹息了一声,结了酒钱,又拿出了一锭足有十两的银元宝。
    “这些你们就留着用吧!”
    他把元宝塞给了老者,就快步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