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45章陛下被气哭了!记不记?【求月票】


    什么是巡狩?
    《孟子·梁惠王下》云:‘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就形式而言,巡狩的本意是天子率领护卫军,在疆域内视察防务,会盟诸侯,督导政事,祭祀神明。
    从实际来看,春秋之前的天子巡狩,基本都是游山玩水,没有一位天子真正做到了大巡狩。
    而真正做到大巡狩的人,只有始皇帝嬴政。
    就是与他齐名的汉武帝刘彻,都没有真正做到大巡狩。
    然而,就是这个李二陛下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巡狩,竟然被他儿子给抢先办了。
    这怎么能让他不震惊?
    这怎么能让他不生气?
    这怎么能让他不崩溃?!
    只见他犹如一头暴怒的狮子,愤然冲进大殿,不断咆哮。
    “逆子!这个逆子!”
    “混账东西!他怎么敢啊!”
    听到殿内传来的咆哮声,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
    在来见李世民之前,房玄龄与戴胄就商讨了此事。
    虽然李承乾的做法确实有些逆天,但仔细推敲李承乾的依据,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圣旨从来就没有要求过执行的时间。
    也从来没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般接到圣旨,都是立刻,马上执行的。
    哪有人会在时间上钻牛角尖?
    所以,严格来说,这其实是他们拟定圣旨的失误,并非奉旨之人的错误。
    “唉!”
    房玄龄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禁摇头苦笑:“太子殿下又给咱们上了一课!以后拟定圣旨,一定要注明执行的时间,否则,咱们难辞其咎啊!”
    “现在说这些干嘛,等会儿要怎么给陛下解释,才令人头疼!”
    戴胄蹙眉说了一句,然后瞥了眼魏征,又压低声音道;“你去提醒下魏征,让他别火上浇油,再惹陛下生气!”
    “我”
    房玄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是真不想跟魏征打交道。
    这个‘羊鼻公’,不仅李二陛下讨厌,他也非常讨厌。
    感觉除了怼人,找麻烦,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儿。
    不过,戴胄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时候千万别再激怒李二陛下,否则后果难料。
    稍微思忖,房玄龄便在魏征即将进殿的时候,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袖,提醒似的笑道:“陛下正在气头上,魏大人说话要小心才是。”
    “哼!”
    魏征傲娇的哼了一声,却没有多言,而是径自跨进了大殿。
    房玄龄与戴胄对视一眼,满脸郁闷。
    这个死‘羊鼻公’,早晚要找机会将他弄出朝堂。
    “房卿,你告诉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见房玄龄进来,满脸怒容的朝他问道:“那逆子为何敢如此胆大包天?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这”
    房玄龄迟疑了一下,躬身道:“回禀陛下,这件事可能有误会.”
    “什么误会?!这不是你禀报的事吗?”
    “此事确实是臣禀报的,因为江陵传来的消息,就是这么说的!”
    “那你告诉朕,江陵的消息是怎么说的!?”
    李世民没好气地追问道。
    房玄龄摇头叹息了一声,又道:“据江陵那边传来的消息,太子说,圣旨上言明他祈雨是顺应天意,那他理应奉上天之命,巡狩四方,驱除邪祟,为百姓祈雨!”
    “荒谬!他会祈什么雨?让他赶紧回来!”
    李世民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根本不信李承乾能祈雨成功。
    只要不让李承乾大巡狩就行。
    但房玄龄却一脸为难地道:“陛下恕罪,臣恐怕办不到”
    “你说什么?!”
    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
    房玄龄顿时浑身一颤,连忙道:“陛下息怒,且听臣禀明详情,太子还说,圣旨上没有明确规定他几时返回长安,应该是陛下想他出去走走,看看”
    “胡说八道!”
    还没等房玄龄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愤然打断了他:“朕什么时候让他出去走走看看了?他这是曲解圣意!给朕立刻发旨,让他给朕马上滚回来!”
    “呃,这个,臣恐怕也办不到.”
    “放肆!”
    李世民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然后直勾勾地盯着房玄龄,道:“你也要抗旨不遵吗?”
    房玄龄顿时惊心高悬,‘噗通’一声跪了下去:“臣不敢!请陛下明察!”
    “哼,朕向来视你为肱骨,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朕?是朕太宽容你了吗?!”
    “臣”
    房玄龄战战兢兢地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一旁的戴胄忽然开口道:“陛下,非是房大人不愿遵从陛下,而是不能遵从陛下!”
    “为何?”李世民又冷眼看向戴胄。
    却听戴胄语气诚恳地道:“虽然太子有曲解圣意之嫌,但太子所做之事,并没有违抗陛下的旨意。故而,陛下若朝令夕改,太子有权拒绝陛下的新旨意!”
    “岂有此理!”
    李世民愤然道:“汝可有法律依据?”
    “有!”
    戴胄正色道:“大唐自陛下登基以来,在门下省施行了封驳制度,允许大臣对皇帝的旨意进行审查,如果发现旨意不符合规定,可以提出修改意见,甚至驳回重拟。”
    “这种制度确保了皇帝旨意在经过大臣的审查后才能生效,从而减少了不当旨意的执行。”
    “也就是说,陛下的新旨意,别说发到太子那里,就是门下省都通不过!”
    “这”
    李世民被这话整无语了。
    感情我自己把自己给套牢了?!
    草!
    心中无比郁闷,但李世民依旧不死心,继续道:“如此说来,朕就拿他没办法了?”
    “臣等身为陛下的臣子,不能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而给国家带来动荡。既然太子已经明确表示,他会祈雨,那陛下又何必在乎他用什么办法祈雨呢?”
    戴胄说着也跪了下去。
    李世民被两人的执拗激怒了,在他的记忆中,这还是房玄龄与戴胄第一次跟自己对着干。
    “朕要杀了你们!”
    可当他手指向房玄龄与戴胄时,忽又听到一句熟悉的声音:“陛下又错了!”
    “魏征!”
    李世民猛地扭头,恍然想起什么似的,怒视魏征:“是你!朕记起来了!是你给朕出的馊主意!若不是你,太子不可能有机会做出这样的事!”
    魏征面无表情地道:“若不是臣帮陛下想了这个馊主意,陛下现在已经在祭台上受罪了!”
    “你!”
    李世民听到这话,气得两眼一黑,顿时怒不可遏:“朕要将你发刑部治罪!来人.”
    哗啦啦!
    一群禁军鱼贯而入。
    李世民再次将目光落在魏征脸上,却没有从魏征脸上看到任何的惧色,他看到的只是一张平静的脸。
    魏征轻轻弹了弹肩头的灰尘,又整了整衣冠,伸出两只手给应声冲进来的禁军。
    “臣知道,只要陛下一句话,就可以置臣于死地,所以,臣有什么就说什么,反正陛下也不在乎臣一个良臣。”
    “陛下在乎的是忠臣,一个只知道听命行事的忠臣。”
    “大唐失去一个良臣,于社稷也没有什么损失。”
    “臣只是觉得不值,一个年仅九岁的太子,为了大唐奔波于天下,受苦祈雨,竟然会被陛下深恶痛绝,是何其的可悲,何其的不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臣为大唐社稷而死,死而无憾。”
    “但是,臣为陛下而死,死不瞑目。”
    轰隆!
    李世民闻言,如遭雷击。
    “陛下!陛下!”
    一直在不远处小心翼翼伺候的无舌,见李世民被魏征气得踉跄着后退,连忙飞身上前扶住了他。
    然而,魏征的话却没有说完。
    只听他又接着道:“相信太子若知道陛下这样误会他,肯定也会伤心欲绝吧!”
    “唉!太子赤心照日月,奈何日月照沟渠!”
    “魏征!”
    李世民被魏征这话破大防了,直接推开无舌,虎目含泪地道:“你这样有意思吗?”
    “陛下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魏征回怼李世民道:“是你先怀疑太子祈雨的诚心的,是你先没有意思的!”
    “那依你的意思,太子奉天巡狩还对了?”
    “奉天巡狩,按理来说,是天子的职责,太子确实不该奉天巡狩,但是,抛开事实不谈,陛下难道就没有错吗?”
    魏征横眉冷对道:“是陛下让太子祈雨的,是陛下说太子祈雨顺应天意的,那太子遵从陛下的旨意,按照他的办法祈雨,难道也有错吗?”
    “如果太子有错,那首先有错的就是陛下!”
    听到这话,李世民气得直接就说不出话来了。
    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造孽啊!!
    这狗东西!事实都特么不谈了!
    关键是,朕还反驳不了!!
    明明是他给朕想的计策!!
    现在反而倒打朕一耙,数落朕的不是了!!
    “呜呜呜”
    李二陛下委屈得直接哭出了声。
    房玄龄与戴胄则满脸懵逼的看着魏征,心说还是你牛逼!
    而刚刚上任的起居郎褚遂良,则躲在角落里,咬着笔杆子,纠结李二陛下的一言一行该怎么记?
    这全特么黑料啊!
    太难了!!
    【月票满一千加一更,一千以后多五百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