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肆虐文娱

第十九章 发酵


    即使张晓夜这个文抄公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在他手里《三重门》?33??剧情同样并不曲折复杂,只是通过男主角的视角将当下的高中生活给反应了出来。
    没错,原作里的男主角是初中生,在张晓夜手里则改成了高中生。
    班级、同学、师生、家长与子女,学校与社会,剧情虽然平淡,但表现得却很真实,能够让人感同身受,最重要的是,讽刺和批判足够辛辣。
    除了张晓夜和云此方,故事中张晓夜特别加进去的班主任,原型就是王利民。
    毫不客气的挖苦和嘲讽,估计也会让很多对班主任不满的学生看后大呼过瘾。
    讽刺归讽刺,张晓夜也没有刻意的将班主任这个角色按在地上打,而是通过他去更深入的表述一些问题。
    再版十万册之后,他这本《三重门》就像一颗被埋了很久的地雷,终于被触发了。
    《开卷有益》是央广电台的一档读书节目,节目主持人会在每期节目中给听众介绍、推荐和点评各种热门的冷门的图书,很受欢迎,质量也很高。
    “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做三重门,是一本上市不久的新作品,值得大家一看。”
    “这本书描写的是高中生活,是对当下应试教育的反思,言语风格幽默尖锐,充分反应出了当下年轻人的叛逆思维,让人深思。”
    各种报纸上,对于《三重门》的评价同样也是随处可见――
    “作者描写的是一个在当下教育中迷惑不已的学生,其小说的思想又格外的成熟。书中少年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以及周围的一切,发出直抵要害的见解,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惊羡。”
    电视节目里――
    “帝国当下的教育制度确实值得反思,三重门这本小说很好的将应试教育的弊端都给表达了出来,如此尖锐的批判有大师风范。”
    电台、报纸、电视,不知道是谁先带了节奏,《三重门》带来了轰
    动已经引爆之后发酵得好像完全听必须来。
    再版一周之后,经过统计《三重门》的周销量超过了一万册,登上了销量榜榜首。
    根据出版署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的标准,畅销书被分为三个档次,分别是超级畅销书、比较畅销书和一般畅销书。
    月销量超过四千,一年累计销量超过五万册就可以算作是一般畅销书了,而《三重门》首印一万册,一个月不到就已经脱销,再版一周就能破万。
    按照这样的节奏下去,一年下来最少也能达到四十多万的销量,而超级畅销书的标准也就是五十万而已。
    原本的世界里,原书的作者靠着这本小说一炮而红,销量远远超过五十万,张晓夜已经将这把火给点了起来,相信也不会差到哪里。
    小说活了,造成了轰动,同样也少不了的带来了无数争议。
    依旧是电台、报纸、电视这样的平台,不同的节目给出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有赞不绝口拥戴的,也有攻击驳斥的。
    “阴暗而消极,没有任何闪光点,这就是我对这本小说的评价。”电视节目里,有专家这样点评。
    “作者全盘否定了当下的教育体制,对故事里班主任这个形象极尽挖苦之能事,这不是在反思,只是单纯的宣泄,并不客观。”
    “纵观本书,情节单薄之极,一点起伏都没有,就是在卖弄文字。整个故事里,所有的家长、老师、包括学生在内,没有一个正面人物,灰暗得令人窒息不安,这不应该是一本青年读物,更不该推荐给学生看。”
    这是某报纸的文章选段,而在电台里,有节目采访了某位老师的看法,这位老师就直接怒斥道:“将老师比作***这是极大的不尊重,作者不仅侮辱了教育,还侮辱了老师。”
    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热火,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
    珍贵的东西当然真贵,一个小时几十元,基本上与**开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