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第七十三章 老同学


    钱不对?
    咋个不对了?
    “爸,村里卖鱼的钱……是不是也该有小鹃儿一份啊?”
    李家台子往海城的钢铁厂卖鱼,这事整个永河县,哪有不知道的。
    啥?
    还真是好女婿啊!
    连这个钱都惦记上了。
    “好,好啊!不就是要钱吗?行,156块3毛钱,我家4口人,该有我这大闺女39块零……也别零了,这是40块钱,拿走!”
    杜立德数出4张大团结,直接拍在了炕上。
    庞秉新刚要伸手去拿,杜鹃连忙给拦下了。
    “爸,秉新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跟您说着玩儿的。”
    “别,我当真了,也怪我糊涂,早就该想着的,还麻烦我这女婿说出来。”
    杜立德说着,把钱塞到了杜鹃的手里。
    “就今天这一回,往后,你们两口子还是少登我的门口,当初你出嫁的时候,我就说了,是福你享,是罪你受,你过成啥样,也别来我这门口哭,行了,也不早,赶紧带着你的口粮,走人。”
    杜立德说完,也不管杜鹃如何拉扯,甩开女儿的手,转身出了门。
    刚到街口,就看见李天明开着拖拉机,后斗上坐着三个弟妹,还有……
    宋知青!
    唉……
    老子这辈子是倒的什么运。
    李天明也看见了杜立德,见他黑着脸,一副晦气模样,没搭话,开着拖拉机就走了。
    他这是带着弟妹和没过门的小媳妇儿去大柳镇赶集。
    本来想去县城的,可这天太冷了,而且一来一回的,等到家天都黑了。
    一路上又捎上了不少乡亲,手里有了活钱,都是去赶集,添置年货的。
    大柳镇和李家台子就隔了一条河,可是要想过去,却得饶十几里路。
    今天是大集,小商贩在城里是被严厉打击的,但是在农村,却没什么人管。
    谁家过日子不需要个针头线脑的,供销社里倒是有的卖,可却要工业券。
    县城里的大百货商店不要工业券,又离得太远,谁为了买根针,跑四十几里路?
    于是对这些小商贩,镇上的公社干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县里要是来了指示,就清理一下,否则的话……
    谁不都得活着啊!
    李天明先带着几人去吃饭,街上有个馄饨摊子。
    一人要了一碗,做生意的是个女人,背着个孩子。
    等端着馄饨过来的时候,一眼认出了李天明。
    “是你,李天明?”
    熟人?
    李天明看着对方,眉眼是有几分熟悉。
    可他毕竟是重生过来的,除了亲人,其他认识的,印象已经非常模糊了。
    “你是……”
    女人有些尴尬,撩了下额前的头发。
    “张丽梅?”
    看到女人额头上那个红色的胎记,终于让李天明记起了对方的名字。
    “你还记得我。”
    李天明能想起她的名字,这让张丽梅很高兴。
    “我听人说,你上报纸了,当初老师都说,你将来肯定有出息。”
    再有出息,也赶不上你啊!
    上辈子,张丽梅可是把生意做到香江的大老板。
    真正的白手起家,靠着肩挑的馄饨摊子,一步步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李天明也是后来听别人说的。
    改开以后,张丽梅就把家里的房子卖了,进县城开了第一家个人的早点铺子。
    有了资本以后,又去了海城,靠着好手艺,愣是做起了自己的馄饨品牌,加盟店开到了全国各地,连香江都有她的铺面。
    李天明还是后来看电视,正好看到张丽梅的专访,才知道如意馄饨的创始人,竟然是他的初中同学。
    “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