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75章 我只会顶你,不会害你


    “姐夫,你确信?”童漫问道,“别看这只是教育问题,可如果被人搬弄是非,盯着找茬,搞不好就成了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严重了,工作可能会丢掉。”
    如今的教学不讲究质量,讲究的是政治思想,以及数量。
    有不少人提出过质疑,发出的声音却不能成为主流,甚至惹火烧身。
    家里翻出一本国外政治经济方面的书籍,都可能会被皮带抽打,头戴高帽。
    童漫在这方面很小心谨慎。
    “放心吧,这种乱象不会持续很久,肯定会被拨乱反正。”陈浩道。
    他看着童漫,“你小心谨慎,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想要得到不那么容易得到的东西,肯定得要冒一些风险。”
    “再有两点,一个是我只会顶你,不会害你,二是我的眼光只会比你看的远。”
    很自信。
    他也的确有自信的本钱。
    “好,我信你,就凭你能将饭店开起来,你的话的确有很大的可信度。”童漫被说服了。
    下次找着机会,她打算附和胡校长的话,彻底站在胡校长一边。
    一路聊着,几人到了花山饭店。
    “真热闹。”童倩一眼就看到花山饭店。
    门口很热闹,摆着桌椅,这会儿正是饭点,已经坐满了客人。
    “这生意怎么感觉比市里的饭馆还要好?”她问道。
    外面坐满了顾客,店里更是坐满了人,还有人在询问有没有位置。
    “大米,还有菜,都是从生产队收上来的,不要票,生意自然就好。”陈浩道。
    他带着童倩在里面转了一圈。
    人很多,也没留下吃饭,童漫回了学校,陈浩骑着自行车,载着老婆和两个娃回家。
    没用他买的二六式,骑的是陈东升的二八大杠,人多了,还是二八大杠靠谱些。
    妮妮坐在横梁上,童倩在后面的车座上,小朵在她前面。
    一家人就这般回了村里。
    南方雨水多,江河湖泊众多,长江更是从长丰县经过,理论上而言,不缺水。
    可也只是理论上。
    有水是一回事,将水弄到田间地头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是计算收入水平,官方的统计的跟实际的情况差别很大。
    一连十多天,日头盛的很,没有丝毫要下雨的迹象。
    县城里,居民只是喊着热,盼着下雨解解暑意,可村里,乡下,农民一个个都蹙着眉头,愁眉不展。
    “都别偷懒,这些时日得早起,趁着凉快把麦子收了,挑到稻谷场,妇女同志也都忙活起来,麦子要脱粒。”
    “牛要喂饱,日头太烈了就牵到水里泡一泡。”
    “小娃子也都别闲着,去麦地里把粮食都捡一捡。”
    傍晚,各家各户吃过饭后,聚在稻谷场,陈自强安排着活。
    虽还没到双抢,可田间地头的活忙了不少,麦子要收,油菜要收,早稻要打理,再有瓜果蔬菜之类的,也要照料。
    事多的很。
    “明天开始,中午就别回家做饭了,妇女同志做好了饭,送到田间地头,菜简单点,节约时间,量大些,管饱就行,油水稍微放多点。”稍微停顿了片刻后,陈自强又继续安排。
    每年的六七八月,是最忙的3个月。
    说了二十多分钟,安排到位后,陈自强这才让人散去。
    村民没回家,而是继续忙田间地头的活!
    陈自强走到一旁,端起一个绿色的铁皮水壶,咕隆隆的灌了几大口的凉茶水。
    “抽根烟。”陈浩给他递了一根烟。
    “十多天没下雨了,看今天这情况,后面几天也是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已经有生产队的队长跟我打了招呼,想借我们的抽水泵。”陈自强道。
    要么旱,要么涝,风调雨顺,按照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降雨的时节,其实很少。
    “大队有抽水泵,让他们去跟大队协调。”陈浩道,“我们生产队的抽水泵,优先自己用,借了一家生产队,另外一家借不借?不借,更容易得罪人,借了,大队这么多家生产队,都轮一遍,自家还用不用?”
    自家饿着肚子,吃不饱,甚至饿死人,却将粮食捐给别人,讨别人的欢心和奉承,做这事生儿子没屁眼。
    抽水泵也是一样的情况,肯定得优先自己生产队。
    这是作为队长,作为生产队干部的职责。
    “他们借不到,肯定会去大队那说,让大队想办法。”陈自强道。
    “抽水泵是我们生产队的资产,大队干部要用,肯定也是欠着人情的。”陈浩道,“私下给生产队用,人情浅,还容易得罪别的生产队。”
    “经大队的干部协调,不止是借用抽水泵的生产队落下人情,就是负责调节的大队干部,也会落下我们的人情。”
    “还不会得罪大队的干部,因为能协调成这件事,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对大队干部的威信有帮助。”
    “这里头道道是真多。”陈自强感叹着说道。
    陈浩要不解释这么清楚,他只明白一两点,解释清楚了,才知道经大队干部协调,不仅不会得罪大队干部,还会让大队干部高兴。
    “队长,有件事我要提前跟你打声招呼。”陈浩道。
    “什么事,你说。”陈自强看着他。
    “家里的土坯房建的时候太急了,漏风,下雨天还漏水,去年冬天冷风就没停过,今年打算将土坯房推了,建红砖房。”陈浩说道。
    情况其实没那么严重,但往惨了说总归没错。
    “建房是好事,就是红砖得提前跟砖窑厂那边预定,要的挺紧俏的,不提前说,可能就没了。”陈自强道,“村里这边,怕是得等双抢忙完了,才有空闲帮着去盖房。”
    村里盖房都是互相帮助,谁家要盖房,村里有空闲的都会帮忙,盖房的那家只需要准备建房材料。
    不过红砖房比土坯房难度大,得请专业的泥瓦匠,村里有的,可以不用给工钱,如果是从别的生产队请人,得付工资。
    小工村里人就可以充当,工资不用计算。
    建房材料主要的就是红砖,水泥,瓦片,木梁,水泥桁条,等。
    其中红砖的费用是比较主要的一笔开支,一块砖3分钱,3间房得一万多块砖,5间房得一万五千块到两万块红砖。
    “是得等双抢过后才行,砖窑厂那边,还得队长你帮着打声招呼,给我留2万块红砖。”陈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