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第37章 备年货


    隔天,是年前的最后一次集。
    整个公社,几乎人人都会去,热闹的很!
    各个生产队都将家底掏出来,种了果树的,用板车拉着果子去集上售卖,养了猪的,留下派购的猪,剩下的也会拉些到集上卖。
    稻谷,面粉,糍粑,豆丝,等等,同样也都能看到。
    一些村民,自家酿了米酒,积攒的鸡蛋,鸭蛋,腌制的萝卜,做的豆腐,等等,也会挑到集上贩卖!
    热闹景象,比往上赶集时高涨好几分!
    年味弥漫!
    “快点,早点去,早点回,家里还要收拾,别磨蹭了。”陈浩早就收拾妥当,在屋外等着。
    冲屋里喊道,“你怎么比我还磨蹭,昨天晚上就说了今天要去赶集,收拾了半晌,这一大早的,又磨蹭半天。”
    “老说我能蹭,我看你才喜欢蹭。”
    板车都准备好了,两个娃也都蹦蹦跳跳的等着,童倩还在屋里。
    “来了,这就来了。”童倩应道,“肉得挂好,怕有老鼠糟蹋了,门也得关好,屋里东西不少,得小心着点。”
    家底丰厚了,每次全家一起出门,她都好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的检查一番,生怕有疏漏的地方。
    关好门,挂上锁,童倩回头还嘀咕道,“得早点回来,腊肉还得晒晒,晒干点没那么容易坏。”
    穷的时候,要操心的事很多,宽裕了些后,操心的事仍旧不少。
    “爸爸,我要坐在板车上。”陈妮儿道。
    “我也要坐。”陈小朵跟着说道。
    “行,你俩都坐上去。”陈浩笑道。
    他冲童倩也道,“媳妇,你也坐上去。”
    “两个娃坐上去就行了,我这么大的一个人,坐上去成什么样子?”童倩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陈浩声音低了点,冲童倩眨眼,“昨晚你辛苦了,这会儿我拉着你,省点力气。”
    虽有两个娃,可两人也都才25岁,体力很足,需求也很旺盛。
    “嘴无遮拦,啥话都说。”童倩白了自己男人一眼。
    她没坐在板车上,而是跟在陈浩身边,一起往集上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人,有拉着板车的,还有挎着竹篮子的,年终决算了,多多少少有点现金。
    去集上备年货!
    “浩哥,就等着你了,一起去集上。”
    “妮妮和小朵好像长高了不少啊。”
    “板车都推上了,这是打算买多少年货啊?”
    一个个,跟陈浩打着招呼,有相熟的,像是陈东升,陈伟,特意在村口等着陈浩,一起往集上去。
    到了集上,各家各户又分开,找寻着早就计划好,想买的东西。
    “柑橘,生产队自己种的柑橘,3毛钱一斤,县城得卖到3毛5,生产队自己种的便宜卖。”有人喊道。
    这人身边还有两三人,身前停着一辆板车,上面摆满了柑橘。
    这是旁的生产队,种了果树,这会儿摘了不少过来,趁着年前的集,人多,售卖。
    “走,买点柑橘。”陈浩道。
    “3毛钱一斤,不便宜,天又冷,要买吗?”童倩说道。
    “买,放在火上烤烤就没那么冷了。”陈浩道,“不能只有肉,水果也得吃些。”
    一家人到了卖柑橘的板车前。
    “能尝尝吗?”陈浩问道。
    “能,甜的很,一点都不酸。”旁边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同志,见来了生意,立刻道。
    她拿起边上剥开的柑橘,递给陈浩。
    还给妮妮和小朵一人剥了一瓣。
    到集上来的村民,大多都是买米,买布,买油,买肉,买生活必需品,水果之类的,买的人没那么多。
    陈浩尝了一口,的确很甜。
    卖相不怎么好,个头不大,味道却是不错。
    “来10斤吧。”陈浩道。
    “10斤?好嘞,马上给你称。”女同志立刻来了精神。
    她好奇的打量了几眼陈浩,实在没想到,陈浩一买就是10斤,其他村民顶多就是买个一两斤。
    有手头紧的,就买两个,给娃解解馋。
    “10斤,足足的,再给你送2个。”女同志又单独拿了2个柑橘。
    挺会做生意的。
    板车周边用木板架起来,柑橘直接放进了里面,倒也不用担心掉出去。
    陈浩摸出钱,数了3块钱出来,递给她,“多谢了。”
    “同志客气了,后面要是还想买柑橘,可以到孙彭大队,东风生产队找我,我叫孙苗苗。”女同志道。
    “行。”陈浩点头,应了下来。
    一家人又继续逛着。
    “豆腐干,2分钱一块。”
    有村民,自家做了豆腐干的,正叫喊着。
    “买1块钱的吧,冬天菜少,得换换口味。”陈浩道。
    他看着童倩,“你和娃在这等着,我过去买。”
    人多,好多地方推着板车不方便。
    陈浩过去,买了1块钱的豆腐干,整整50块,这个直接炒着味道就很不错。
    “白鲢,今早捞起来的白鲢,3毛5一斤,肥的很。”
    这又是一个生产队的在叫卖水产。
    “买点回去做鱼丸子。”陈浩道。
    他又过去买了3条白鲢,个头都不小,每条5斤往上,新鲜的很,的确是早上才网出来的。
    装进了尿素袋子里,放到板车上。
    在集上转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板车都堆满了,一家人才往回家。
    才到村口,就有村人提醒道,“你家有亲戚过来了,蛮漂亮的一个姑娘伢。”
    陈浩道了声谢。
    “是不是小漫过来了?”童倩低声问道。
    “多半是的,除了她,还能有谁?她这会儿该放寒假了。”陈浩点头。
    一家人到了家门口,童漫站在屋前。
    亭亭玉立。
    “姐夫,姐,我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在你们这过年。”童漫道,“你们这是去赶集了?”
    她往前走了几步,看到板车里的东西。
    很惊讶。
    柑橘,豆腐干,米酒,莲藕,鸡蛋,牛肉,羊肉,还有不少调味品,花椒、大蒜、胡椒粉,还有花生米!
    尿素袋里,一条鱼尾巴露了出来。
    个头还不小!
    “买了这么多东西。”她惊呼道。
    就是县城里的同事和领导,包括住在市里的父母,过年也从未置办过这么多的年货。
    “你姐夫花钱就跟流水一样,见到啥就买啥。”童倩道。
    “过年么,总得要有个过年的样子。”陈浩将尿素袋提下来,“今天把鱼丸做出来,明天炸藕夹和肉丸子。”
    “后天一起吃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