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9:追回清纯同桌白月光

第154章 不甘心?不甘心有用么?


    随着刚才剑拔弩张的氛围稍微缓解,现场的气氛逐渐平静下来。
    教授们开始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些权威人士的评价。
    这些教授的评价,才是本次竞赛的关键呀。
    毕竟,谁不想被教授看中,然后被特招进大学呢?
    现在就会在眼前了。
    首先开口的是省重点高校的王教授。
    他捋了捋胡子,目光落在黄国栋身上,语气中充满赞赏:
    "黄国栋同学的表现相当不错。他的解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展现出了扎实的数学功底。尤其是在推导过程中,运用了多个重要定理,体现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
    听到这番评价,黄国栋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挺直了腰板,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周群,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任你说那么多,自己的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
    其他几位教授也纷纷点头附和。
    "黄国栋真厉害啊,连王教授都这么夸他。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悄悄说道。
    旁边的女生点头附和:
    "是啊,刚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路特别清晰,我们都是跟着他的节奏在走。
    "
    "不愧是学校的尖子生,这次肯定能被名校看中。
    "另一个男生羡慕地说。
    这些议论声虽然压得很低,但还是传到了周围人的耳朵里。
    黄国栋听到组员们的赞美,更加得意洋洋,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其他几位教授也纷纷点头附和。一位211高校的李教授补充道:
    "确实如此。黄同学不仅解题能力强,还能带动整个小组的讨论氛围,这种领导力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宝贵的。
    "
    然而,就在黄国栋和他的支持者们沉浸在赞美声中时,985高校的张教授突然开口了,他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黄国栋头上:
    "黄国栋同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确实不错,但是他似乎缺乏一些敏锐的观察力。在解题过程中,他忽略了一些关键的细节。
    "
    黄国栋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他忍不住辩解道:
    "张教授,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我的解答完全符合题目要求,每一步推导都是严谨的......
    "
    就在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清华大学秦教授突然开口了,他的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现场炸开:
    "其实,这道题目是无解的。
    "
    “周群说的没有错。”
    此言一出,整个会场顿时陷入一片哗然。学生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黄国栋更是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怎么可能?
    "黄国栋失声喊道,
    "我明明已经得出了结果,而且推导过程......
    "
    秦教授抬手示意他安静,然后慢条斯理地解释道:
    "这道题目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考察大家是否能够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我们故意在题目中设置了矛盾的条件,想看看谁能发现这个'陷阱'。
    "
    说到这里,秦教授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周群和林诗雨身上:
    "而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只有周群和林诗雨同学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所在。他们没有被表面的条件所迷惑,而是深入思考了题目的本质。这种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做学术研究最宝贵的品质。
    "
    “答案就是这样的,最优的不等式应该是|e^z+e^(-z)|≤2。”
    “这才是最优解。”
    “对于数学来说,没达到最优解,就是无解,没有错。”
    “数学就是需要这样的严谨的。该是怎么样就应该是怎么样的。”
    秦教授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从未见过这位素来严肃的教授如此赞美学生。
    周群和林诗雨相视一笑。
    黄国栋却如遭雷击,脸色煞白。
    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完全误解了题意,更没想到自己引以为豪的解答竟然毫无意义。
    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唇颤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时,乐组长站了出来,他和秦教授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对大家解释道:
    "各位同学,请不要灰心。这道题目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拓宽大家
    的思维。在实际的数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看似无解的问题。关键是要有勇气质疑,有能力发现问题的本质。
    "
    秦教授接着说道:
    "没错。周群和林诗雨同学的表现,正体现了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们没有被其他人的讨论所影响,而是坚持自己的判断。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未来从事学术研究非常重要。
    "
    站在一旁的黄国栋此刻心如刀绞。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信心满满的表现,竟然不如周群和林诗雨的
    "质疑
    "。
    简直是将他架在火上烤。
    听到这番评价,黄国栋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等等!这不公平!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黄国栋咬牙切齿地说:
    "我们辛辛苦苦解题,结果你们告诉我题目是无解的?这算什么?戏弄我们吗?
    "
    秦教授平静地看着他,说道:
    "黄同学,恰恰是你的这种反应,证明了我们设置这道题目的必要性。学术研究中,质疑和批判精神同样重要。
    "
    黄国栋被这话噎住了,但他仍不甘心。
    他转向其他评委,语气中带着恳求:
    "各位老师,你们也觉得这样合理吗?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推导,结果全是无用功?
    "
    然而,其他教授们的表情各异,但是都没有说话。
    黄国栋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不敢相信自己精心准备的表现就这样化为泡影。
    就在这时,林国栋的声音从后排传来:
    "秦教授说得很有道理。这种题目设计,确实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林国栋。
    他面带微笑,目光在周群和林诗雨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继续说道:
    "我认为,像周群和林诗雨这样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未来必定大有作为。
    "
    听到林国栋的话,周群心中一动。
    他知道,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肯定,更可能意味着林国栋对他的某种认可。
    没想到,经过这么一下,又成功解决了黄国栋的刻意打压,又得到了林父的认可。
    这一波,这一波简直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