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败家子,九岁考科举养活全家

第一百三十一章:六元街


    林府在长寿街北向的第五户。
    左侧斜对面的第二家,门口也是挤满了仆从们。
    有个小厮飞一般的从林府门前,抻着脖子在高兴的喊。
    “鲁少爷,我们府上的鲁少爷,探花、探花!”
    鲁府的人顿时欢天喜地,笑抱成团。
    林府众人彻底蔫头耷脑,靠向墙边,眼睁睁地看着十二个报喜官,欢天喜地的敲着锣鼓。
    从他们面前经过,走去了鲁府门前!
    鲁府上下就别提有多欢喜了,一挂挂鞭炮点起来,一个个二踢脚飞上了天。
    有两个鲁府小厮,还冲林府这边张牙舞爪比划了几下,笑得前仰后合。
    话说因着和林焕在同一条街上,此前被林焕的名声给打压得的啊……
    不管是钱府的、刘府的,还是他们鲁府的同考少爷,进出府都是宁愿走后门。
    出去了也不提和林府在一条街。
    这下,可扬眉吐气了!
    就连三甲的钱府,眼见探花的榜单都已出来,那林焕已明显落榜。
    甚至还派出了几个丫环小厮,前来安抚林府众人。
    林府的人:“……”
    这是安慰吗?这分明就是打脸吧,是吧是吧?
    可被打也只能生受着,谁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
    他们不想再搭理这些想看热闹的,转身进府。
    将府门给重重关上,还插上了粗大的门闩。
    林母冯氏的眼神,暗了又暗。
    瑞王府白嬷嬷见状,连忙轻声提醒:“林夫人您放宽心,千万别动了胎气。”
    信王府的应嬷嬷则赶紧将人扶紧,“去那儿坐一会吧,深呼吸,再深呼吸。”
    临产之际,千万别胡思乱想,再别紧张焦虑啊!
    冯氏过去坐下,用力一次次深呼吸。
    可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是做不到完全舒缓。
    其实她真不在意林焕的名次,她只是担心林焕的情绪。
    “阿娘,儿子没事的,您放宽心。”
    林焕眼见,抱上弟弟过去安抚。笑得灿烂又温暖。
    弟弟林耀什么也不懂,但也知道跟着哥哥学,冲阿娘笑得……
    口水直流。
    看得冯氏好笑,摸出手帕为其拭嘴,倒也真的安心了许多。
    林父一直在后院挖地。
    不这么干,他也紧张焦虑。
    闻听妻子差点儿动了胎气,忙不迭也跑了来安慰。
    一团乱之中,忽又听到远远的锣鼓声响,似乎还是多人敲响,声音很大。
    “听着像是状元郎的报喜官啊?”
    林府下人还是小声议论起来。
    “应该是吧?探花都出了。不知道这状元是哪家的啊?”
    “行了,管他哪家的呢,去给夫人斟杯温水来。”
    “……”
    个个儿都不想出去看了。
    林三却越想越不服气。
    之前回来的时候就蹲在大门内里,这会子起身就去抽门闩。
    “状元一定是大少爷的!”
    可没人帮他,他一个人抽着费劲儿。还有人拦着他。
    正争执间,就听报喜官们那很响的锣鼓声,停在了他家的大门外面。
    门里的人齐齐一静。
    想听报喜声,却听到报喜官疑惑的声音:“这怎么还关着大门的呢?全出去看榜了吗?要不咱们再等等?”
    等什么啊?!
    大门内的人齐齐尖叫一声,“有人!”
    手忙脚乱拉门闩,出去先数那人多得像是片彤云的报喜官。
    还没数明白呢,报喜官一见有人啊,便嗽嗽嗓子高声吟唱。
    “恭喜府上的林焕,荣登金榜头名,新科状元!”
    “恭喜林焕,六元及第,荣登史册!!”
    三十六名报喜官,扬起嗓子,齐刷刷再重复了一遍。
    唱诵之声传遍四方。
    钱府和刘府的人,下巴都掉了一瞬,又收了回来。
    意料之内……
    林府的人欢喜疯了!
    林祖母差点儿将那一笸箩的红封,全塞给了报喜官们。
    要不是林焕提醒的话。
    林焕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红封,一封封递给报喜官们。
    每封封着三十两银子的银票。
    一般状元郎给的最多的是十贯钱,挂去报喜官们的脖子上,让他们多沾些喜气。
    他们也会晃荡着脖子到处走走,帮忙炫耀一下。
    但林焕这个是给的三倍。
    不是故意要将前人给比下去,而是他还多了个六元及第。仅这四个字,就得是双倍。
    还得取最高封的三倍。
    报喜官们连连揖手道贺,再将大大的红封卡在腰带里一些,露出大部分对外展示。
    这可比挂着三十千钱铜钱轻松多了。
    当然这还没有完。
    林大群激动得流着眼泪,又去给他们每人的脖子上,各挂了一串铜钱。
    林府,成筐的鞭炮抬出去,或铺地、或挂竿,或悬柱,满满当当到处都是。
    二踢脚跟不要钱似的往天上蹿,
    炸得那叫一个响亮,那叫一个欢实。
    无数人蜂拥而来前来道贺,林府下人抓着散装的铜钱就到处抛洒。
    林焕微微笑着,看着。
    这一刻,终于有了第一个拼命阶段落地的踏实感。
    回想曾经,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走到哪儿,周围充斥着的都是嘲讽和鄙夷,还有唾弃。
    再看今朝,华服美食、敞院宽亭,周围充满了一张张的笑脸,全是羡慕和钦佩。
    曾经一度是街头流浪的乞儿,形单影只,仿佛多活一日都像是欠了谁的。
    如今,长辈康健,人口增加,仿佛每一分都在回报他的努力和付出。
    都是最令他骄傲的战绩!
    今后的每一日,他会让他们更加为自己感到骄傲!
    却总有人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给别人添堵。
    林家正欢喜热闹着,突然来了一队侍卫和几名太监。
    林府下人以为也是上门来道喜的,或者是他们的主子安排他们来表达贺意的。
    忙不迭帮忙让出条道儿来,请他们进府。
    谁知他们一进府,竟然扛上林焕就往外走。
    给林焕也扛了个懵。
    卫一抽刀就要上前。
    就听那名领头太监尖着嗓音道:“安乐公主榜下捉婿,看谁敢阻?”
    榜下捉婿啊?
    外面来讨赏的人群顿时笑得直跺足打跌。
    这是惯常以来就有的风俗,没人会觉得奇怪,当然也都不会强行阻拦。
    在人们纯朴的想法中,这也是美好事情的一种,也是被捉婿之人的荣耀。
    所以很多考生自己并不会往前凑了去看榜,就是害怕前眼还在看榜,后眼就被人抬起来望天。
    当然,刻意想被捉的除外。
    毕竟人家也不是乱捉的,都是提前看好,保证自家的身份地位,能比这位新科进士本身及家世要强才行。
    还得提前知道人家有亲事与否。
    等都打听合适了,才会锦上添花的做出榜下抢婿一事,添添喜庆,传段佳话。
    卫队们还真不好阻拦。
    安乐无夫,林焕无妻,安乐是公主,捉个新科状元也不是特例。
    卫一又把佩刀插回了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