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败家子,九岁考科举养活全家

第二十五章:远之存心、近之存念


    【义之颂】
    心中存义志高远,
    浩然正气冲云天。
    情义真挚连四海,
    正义凛然立世间。
    侠义为怀行大道,
    忠义不渝心可鉴。
    仁义为本德馨溢,
    大义昭彰耀千年。
    “好,作得很好!”
    江修博为林焕有如此胸襟和气魄鼓起掌来,但面上,却并未露出一丝一毫的笑容。
    这让林焕瞬间意识到:自己答错了。
    他立即认真请问道:“是否有不妥之处?”
    江修博颌下的胡须翘了翘,手指虚点了点放在几案上的历史人物传记。
    “其中一本,乃我大荣朝二百年来的先帝先王先圣先贤简介,每一个字都是历代翰林学士们的心血所成。”
    “老夫让你背诵这些,你以为何?难道就是让你看看他们辉煌的过往、再激励你的向学之心吗?!”
    说完一起身,双手负背,走去一侧通风门前站定。
    林焕一拍脑门,双膝一转,躬身认错。
    “老大人,晚辈知错。忽略了您的良苦用心。您是在针对应试中的规矩出题,晚辈却忘了避讳先帝名讳,请老大人见谅。”
    不等老大人再开口,林焕立刻接着再道:“晚辈曾听具保廪生提醒过:科举应试中需要避忌之处很多。”
    “先帝、先贤、先圣的名讳等,答时需换字、空字、或用其他形似、音似之类的字替代。”
    “其中有义字、丘字、瑞字……”
    林焕回忆着,慢慢将自己记住的、一百多个需要避忌的字一一背出。
    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辩解。
    一柱香后。
    江修博转回了身,面容舒缓,重新走回到矮几之前。
    一甩大袖,道:“时日短促,原是老夫苛刻了你。没想到你实则已全部记清,很好!”
    “不过,也别骄傲自满。老夫再考你一题:边事不宁,当有解否?”
    这把林焕给问住了。
    他啃起了手指甲。
    若要顺利考试过关,不惹主考官的厌烦,不犯朝廷时策之忌讳,他应该回答:“将士苦练、百姓支持、稳固城池、文人风骨。”
    就是将士们多多训练,对敌时勇敢作战;百姓们多多缴纳赋税,使将士们物资足备、国库充盈;
    边关城池要加宽加高、死守不弃。朝中文臣们多多想出退敌之策,并多传达以上这些思想,鼓励和激励民众们上下一心。
    如此对内对外、对上对下,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又不失重点和特性,稳稳能过。
    但实际他想回答的是:“平衡文武之道,使将士们的流血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鼓励农桑、减免赋税,减轻百姓们的负担和压力,让百姓们能安心生产,才是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云云……”
    可后者,绝对会被主考官盖上个:“胡言”的印戳弃去纸篓。
    这也是林焕想不通的问题所在。
    明明国朝内外的安危都系于武将们一手,为何朝野上下却都瞧不起武将?
    这就好比:要靠着别人吃饭,却还嫌弃别人不配给自己做饭一样?
    那别人都不做了,统统饿死去好了!
    连他这个小孩子、都清楚自己能安稳读书来源于什么,为什么上至帝王、下至朝中重臣权要,竟然都不明白这一点呢?
    还是说不想明白?还是说过于畏惧,生怕武将们手中的刀挥向自己的头颅?
    和对待百姓们一样吧?明明要吃他们种的米、住他们盖的房,却偏偏瞧不起他们一样?
    所以一边吃着、一边就想砸锅?
    林焕不解,也两难。
    索性此时也不是真正面对考场,他便将自己的两种想法一一答出,请老大人帮忙解惑。
    第2/2页)
    倒是听得江修博心下有些震惊。
    国朝因重文轻武之风日盛,使得武将们敢战敢拼之血性、逐渐变为了畏战和怯战。
    以致战事频频失利,外敌愈发张狂屡屡来犯,导致税赋被不断加重,一连串相应的恶果、也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并循环往复。
    这是国朝正在步入崩溃的症结所在。
    很多朝中重臣都还看不清这一点,包括帝王。
    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椅子坐不坐得安稳、袖袋里的利益是不是足够充足。
    反正……
    江修博震惊的是:居然一个孩子、一个年仅十岁的农村孩子,不仅能够看到这一点,更是直接看出了重心所在!
    很了不起啊,遇到事情能够想得如此深远,未来不可限量矣啊!
    可江修博却必须要在现在、先打折他的这些大不韪之想法!
    “林焕,远之存心、近之存念,你可懂?”
    ……
    宣景历十一年,三月初一。
    天色还未见亮,早春的寒意尚未散去,召溪县县试的考场外面,已积聚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
    多半是来送考的。
    县试每年都有,考生的数量不一。
    此次参加的考生共有57名,除了林焕外,其余人的年岁从十二至……四十不等。
    有些人已下场多次,有的人则是年年来考。
    尽管如此,甭管哪个考生,还是个个儿都紧张得要命。
    有个十三岁的小哥儿,都吓得尿了裤子……
    不过没人嘲笑他,每个人都紧张自己或紧张家人,没空去笑话别人。
    反会因着这样的事件、心神更绷紧几分。
    然而更紧张的显然是来送考的家人们。
    那一张张忐忑到白惨惨的面容,在这天色还未见亮、仍由灯笼火把的照明下,看着都更加吓人。
    林家人也不遑多让,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他家几乎没有容错率,压力最大。
    可是又不想在这个时候再给林焕施加压力,所以十指都紧攥着,嘴巴张张合合,却不知道该叮嘱些什么。
    “不用这么紧张,我家老太爷说焕哥儿学得不错,应该能稳过的。这只是童生预备试嘛。”
    赶一大早也来陪送林焕赶考的江柏,见状安抚着几人的情绪。
    其实话说……他自己多少也是有点儿紧张的。
    尽管,他已经送过江家好几人参加过各类科举。
    但真的从来不像送林焕这么紧张过。
    也许是因为林焕是外人?不不不,不是!
    也许是因为林焕输不起?那就更不是了!
    他家老太爷都愿意亲自指点林焕了呢。
    哦,那就是不想老太爷失了面子?
    嗯嗯嗯,应该就是这样!
    江柏停止胡思乱想,再次看向林焕,尽量笑得温和放松。
    “正场通顺即可,别歪了考题、污了卷面就行。”
    “嗯!”
    林焕重重点头答应。
    虽然这些话在这大半个月内、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
    可他还是再细细地记一遍在心里,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此时他的心情,是既紧张、又激动,还多多少少带了点儿好奇和兴奋。
    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
    “嘀!”一声哨响。
    “哐!”铜锣声紧跟着响起。
    考场大门开,两队兵士鱼贯而出,分列两旁。
    “要进场了,去吧。”江柏轻轻拍了林焕一下。
    林焕向前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看亲人们担忧又期待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走向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