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奥德彪,我在非洲卖香蕉

第64章 我要尽情地花钱


    “感谢您的支持,奥德彪先生,祝您生意兴隆”。
    在奥德彪的茅草屋对了半天账,两个税务局人员便在村长的陪同下告辞了。
    临行前还想去奥德彪的酿酒作坊看看,似乎是想确认一下奥德彪酿酒的香蕉究竟是什么品种。
    不过被奥德彪婉拒了,借口说所有香蕉都在催熟阶段,目前不方便开启。
    税务人员便也没强求。
    到卢戈后院转了一圈,看到奥德彪酿酒的油桶等工具就和母牛居住的厩棚挨着。
    按照作坊卫生守则,这样的制作环境明显不过关。
    但两人愣是装作没看见,连提都没提。
    转了一圈后就告辞离开。
    税款不用现场交,需要这几天奥德彪自己亲自到税务局缴纳。
    他们特意过来一趟,只是为了提醒奥德彪别忘了交税。
    或者说他们来是为了稍微敲打一下奥德彪。
    我们已经知道你赚了多少,休想交个几百布朗的税就糊弄过去哦。
    这并非针对奥德彪,而是必须的流程,对任何营业额比较高的作坊主都这样。
    不然以布隆迪这些小作坊主的自觉性,没一个人愿意如实交税的。
    他们这次不仅是专门为了提醒奥德彪一個人,是带了一本账簿过来,那些生意好的作坊主一个都别想跑。
    他们会挨个上门聊聊的。
    至于其他生意一般的作坊主就算了,太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提醒到。
    只能抓大放小。
    像奥德彪这种一个月能赚上百万布朗的作坊主,就休想逃税漏税了。
    实际上布隆迪的税赋挺照顾穷人的。
    前面说了,普通熟练工人一天收入在500布朗,一个月就是一两万布朗,这点钱离交税还远着呢。
    在布隆迪,2005年的个人所得税有三个档次。
    分别是0%、20%、30%。
    月收入0-10万布朗实行0%税率;
    月收入100001-200000布朗,超出10万布朗部分按20%纳税;
    月收入200001布朗以上,超出20万布朗部分按30%税率纳税。
    这里的月收入包括薪金、工资等个人全部收入。
    这个税赋真不错了,华夏最高档次税率是45%,漂亮国的联邦税和州税加起来最高税率超过50%。
    所以布隆迪10万起税,封顶30%,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有被照顾到。
    不过根据奥德彪推算,布隆迪政府不是不想多收富人税。
    估计是怕富人税收多了,富人们就卷钱跑路了。
    布隆迪本来就是最穷的国家,再不给点优惠,人家干嘛还要待在这里。
    哎,这一整天,奥德彪都没什么干劲,虽然赚钱交税天经地义。
    但心还是空落落的。
    算了,还是准备准备正事吧。
    正事是什么,当然是开始花钱了。
    这一个月来,为了酿造香蕉,改良口感,奥德彪忙得根本没时间停下来。
    钱是赚到了,但没时间花出去。
    这怎么能行呢,赚钱如果不是为了花钱的话,那自己还忙个球啊。
    要买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奥德彪就不想再吃什么木薯面糊和香蕉了,他要买大米。
    布隆迪又不是没大米,贵点就贵点,这都是小钱。
    至于父母会不会疑惑自己的儿子为什么突然不吃香蕉而吃起米饭这件事。
    很重要吗?
    现在这个家里奥德彪赚钱最厉害,话语权日益增大,连吃什么都不能做主了是吧。
    你信不信,你要是月入百万,跟你妈妈说以后不吃米饭只吃牛排。
    你妈妈都要夸一句牛排吃多了能增加智慧,不然自己儿子怎么这么厉害。
    吃什么从来都不重要,你赚的钱越多,能管束伱的东西就越少。
    用水的事情也要解决。
    酿酒多了,这用水量是直线上升。
    这段时间全靠两位哥哥不辞辛苦从山后面运水过来,一天运好几趟。
    太麻烦了,奥德彪准备去城里找人帮忙打口水井。
    哦,持续扩大酿酒规模后,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暂时停止农活,跑来作坊做工了。
    母亲还是想让哥哥帮白工,但经过奥德彪的据理力争,两个哥哥的每天工钱是各1500布朗。
    大概是普通小作坊帮工的3倍工钱。
    两个哥哥先是推辞,后经奥德彪劝说,欣然接受。
    这钱不算出得冤枉,瓦拉吉酿造过程需要暂时保密,找其他小工过来帮忙的话,奥德彪还真不放心。
    谁知道这小工会不会把瓦拉吉的酿造流程传出去。
    给两个哥哥太多也不合适。
    自己不是从亲情角度去养着他们,而是两个哥哥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
    这报酬肯定不能超出劳动太多,不然就变味了。
    一家人现在只知道奥德彪的小作坊做得不错,但具体不错到什么程度他们也不清楚。
    以为就像是隔壁村莫塔老板那种程度,一个月怎么也能赚个20万、30万布朗。
    还有这茅草屋也要全换了,奥德彪看不惯茅草屋很久了。
    冬冷夏热的,蚊子还多。
    非洲的蚊虫是一定要防范到位的,他可不想一位百万富翁死于蚊子口下。
    以前是没这条件,只能用些非洲土法子防蚊。
    比如把一种树叶熬制成膏,涂抹在身上,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还可以把牛粪混合泥土涂抹在身上,臭是臭点,但比上面那个方法更有效果。
    奥德彪合理怀疑,在布隆迪牛的地位那么高,有它们拉的牛粪一份功劳。
    奥德彪用的是树叶涂身,效果差点就差点吧,总比往身上抹屎好多了。
    所以奥德彪这次打算干脆在村里用水泥建造一栋房子。
    建一栋村子里最好的房子,往后住舒服点。
    然后把房子的所有窗户都装上防蚊网,主打一个安全。
    非洲的蚊虫不是开玩笑的,每年因为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这些疾病死伤无数。
    原先住的卢戈可以再改造一下,建成一个大的酿酒作坊。
    现在酿酒事业大了,催熟、发酵等地方总显得有些局促。
    房子弄好后就可以安排一些家私家具,床是必要的。
    这段时间睡地上,难受的一批。
    算着算着,奥德彪有点不敢再往下想了。
    好像要买的东西有点多。
    基本除了一家几口人外,上上下下全都要替换一遍。
    自己这一百来万布朗,真的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