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

第六十六章 因为难才做,而不是因为它简单


    程昱短短的一句话,就体现了李翊这个陈留别部司马的好处了。
    两人虽然官级相同,但实际上李翊这边要更牛逼一点。
    因为他管陈留这边,陈留是曹操大本营,等于首都,自然权力更大。
    这就好比市委书记官职虽然一样,但最牛的永远是北京上海。
    懂的都懂。
    “这些钱倒是解了燃眉之急了,程司马一路辛苦。”
    “之后我会把这些钱粮如数交给荀令君的,程司马宽心。”
    程昱颔首,“李司马的人品,程某自然信得过。”
    他抿一口茶,稍稍一顿,接着说道:
    “李司马想必已经知道近来旱灾大起,久不降甘霖了吧?”
    “此事我已知晓。”
    “……嗯,不瞒李司马,我曹营此前囤积了不少粮食在濮阳,偏偏此城被吕布攻破。”
    “所以此次旱灾怕是很难影响到吕布了。”
    哦……
    李翊微一沉吟,暗想吕布这厮运气倒是真好。
    程昱的声音接着传来。
    “各郡县囤积的粮食应该撑到七月份,问题不大。”
    “只是照着今年这旱情,只怕七月难以丰收了……”
    程昱无奈地摇摇头。
    谁能想到好不容易挺过蛾贼叛乱,迎来了一年的丰收,转年又遇上这么大的灾情。
    真是天公不作美啊!
    “等到秋天时局势会变得很困难,兖州人口又多,我恐生出祸乱来,到时候只能……”
    害惦记你那逼吃人呢!?
    李翊翻个白眼,这程昱一撅屁股,就知道你要放什么屁。
    整天想着你那吃人,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
    “现在我担心的是,等曹公安顿完徐州回来,着急着去攻打吕布,收复濮阳。”
    “但我军的劣势恰恰是少粮,吕布多粮,若是吕布坚守不战。”
    “以我军之劣势攻吕布之优势,只恐胜负难料呐……”
    夏侯惇一听打仗顿时来神,问道:
    “那如此,依先生的意思呢?”
    程昱轻捋颔下长髯,沉吟道:
    “依我之愚见,不如等明年再攻吕布,先挺过今年的灾情,把我军之劣势变为我军之优势。”
    “如此方能上策。”
    “待曹公回来,也希望李司马多多劝劝曹公。”
    李翊这才明白,程昱为什么专程来找自己。
    感情是来找他对口供,统一意见的。
    毕竟到时候他们这帮文臣意见统一了,肯定能够左右曹操的决策。
    夏侯惇急道:
    “不抓紧把吕布这个隐患除了,等到明年他不就喘过气来了嘛!”
    他这次虽然没有上徐州前线,但意见竟意外地和前线将军们一致。
    都觉得应该抓紧时间灭了吕布。
    武将是这样的,只需要专注打仗就行了,而文臣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程司马,现在旱情刚起,趁着还没加速恶化,我等应当赶紧去储藏粮食。”
    “不论需要花多少金银,能买多少便买多少。”
    李翊语气凝重地说道。
    程昱眼珠子转动,眉宇间一川不平。
    “李司马,现在屯粮绝非是好时机。”
    “眼下旱情太过严重,粮食紧俏,市面上的粮价都处于高峰期,只怕有价无市,难买呀。”
    第2/2页)
    “再难也得想办法……”
    李翊用不容置疑地口吻说道。
    “现在不抓紧,等盛夏来临,粮食才是真正的有价无市!”
    “咱们可不能在这时候舍不得花钱。”
    很显然,程昱还在奢望夏雨到来,解决旱情。
    可李翊却清楚这次大旱,至少要等到七月份才会降雨。
    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寄希望于上天,不如以我人力改变命运,程司马不可迟疑!”
    讲到这儿,李翊上前拍了拍程昱的肩膀。
    程昱也是心乱如麻,在纠结有没有冒这个风险。
    身为别部司马,掌管后勤,他深知钱粮来之不易。
    现在市场上的物价这么高,却要大规模入手。
    万一后面夏雨来了,不就亏大发了么。
    “我听说江南那边旱情还没有太严重,就劳烦程司马受累,走一趟江南吧。”
    李翊为程昱出主意。
    听到这句话,程昱才没那么纠结。
    “也好,那我就走一趟江南吧。“
    “对了程司马!”李翊提醒道,“此去江南,有劳程司马再去购置一些旱稻、水稻的种子回来。”
    “哦?李司马取这些物什莫不是想——”
    李翊颔首道:
    “正是,李某想在兖州推广旱稻梯田。”
    旱稻梯田是一种水稻的种植方式。
    中原人习惯吃面食,田间种植的大多是小麦、大豆。
    至于稻米,在中原是很少的。
    不是中原人吃不惯,而是水稻水稻,听名字就知道这玩意儿吃水。
    而北方哪有那么多湖泊?
    故而种植起来很麻烦。
    尤其水稻的收成还比不上小麦。
    程昱眉头微皱,捋着胡须叹道:
    “难呐难呐,要在中原推广水稻,需得围湖造田,光是这项工程就规模不小,不是你我能够轻易推动的。”
    程昱不愧是读书人,一眼便看出了推广水稻的难点。
    夏侯惇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向李翊,惊叹道:
    “先生居然还懂农事?”
    “……呵呵,既为别部司马,自然略懂略懂。”
    像李翊也好,程昱、荀彧也好,都要从事内政。
    而修内政,首当其冲的便是农事。
    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我亦知此事甚难,然则正因为它难所以我们才要去做。”
    “而绝不是因为它简单。”
    李翊语气坚定地说道。
    围湖造田,梯田种植,是水稻推广的必要工程。
    它能够极大地减少水分的丢失,并且保证水分的吸收……
    这样一来,稻子也能够自身调节,适应干旱气候。
    可以说是非常抗灾的作物。
    推广了它,之后再遇上旱情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束手束脚了。
    虽然这玩意儿产量不如小麦,但收获比小麦快呀!
    这对于一个军团来说,绝对是好事。
    可以让你在军事决策当中占据绝对的主动与先机。
    并且,
    稻子是围湖,湖中的青蛙、鸭子都可以用来对付蝗虫。
    既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抵御蝗灾。
    对北方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