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开局老婆生二胎

第一百四十章 冤家路窄


    陈飞淡淡一笑。
    “如果是我的话,做好两个方面就可以了。第一个,产品的开发能力,特别是新产品。资金打响品牌大战的时候,他们一定是拿产品说话,而且,不管是包装,还是产品形势,都会进行一定的创新。”
    梁雨淇听着点点头。
    比如最近火热的方便面,还有火腿肠市场,大品牌进攻的时候,就在包装上表现的很新颖,跟寻常市场流通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她深知,这些微变化,往往可以决定一款产品的生死。
    大亮食品,梁雨淇知道,他的产品,就没有任何改变,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并且想通过开发新的渠道来做销售。
    这样一来,就连自己一个小小的超市,都不愿意录入,更别提参与跟几个大品牌的争夺战了。
    可惜,梁雨淇当时并没有发现这些细节,现在经过陈飞讲述之后,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
    如果赵亮当时能够紧跟风向,迅速反应,食品的味道都不用改变,只是变一下形势,新瓶装旧酒,那么或许真的会引起自己的注意,销售一下看看反应。
    可改变,是非常难的。
    一劳永逸,是人的本能追求,是天性。
    “那么第二点呢?”
    梁雨淇问道。
    “第二点,当然是公关经销商了,你知道一整条产业链,从产品,到运营,到经销,成交,以及售后。哪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么?”
    陈飞问道。
    当然了,产业链上,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而且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开发新的玩法,来进行微创新。
    比如有人从源头产品阶段开始创新,切入市场。
    也有的从运营上入手,不停打广告,给产品扩充知名度,鉴定品牌基础。
    还有的从成交方式的入手,比如什么先拿货,后付款。
    也有不少在售后上玩花样的。
    总之,微创新,从哪一个阶段上入手都可以。
    但陈飞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他个人的理解就是,经销商,是其中相对最重要的。
    经销商,代表了渠道,而做生意,其实就是做渠道。
    因此,对于很多公司而言,他们眼中的金主,并不是投资者,说实话,也不是消费者。而是经销商。
    故而,做生意的时候,你要研究经销商的喜好。
    比如,你做方便面生意,就要去找到经销商,看他们的喜好,经销商喜欢卖什么口味的,调料包喜欢什么味道的,甚至什么包装形式的。
    这些你研究明白了,回来再把产品做到投其所好。
    这样,利用一些公关手段等等,进行市场开辟,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人家经销商,处于一线销售位置,他们深知,什么产品最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
    而你,如果只是一个做产品的,就算是研究消费者喜好也没用。
    因为你的研究,只是纸上谈兵,空谈跟想象。
    只有经销商,才是真正跟一线销售端,跟消费者打交道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专业的问题了。
    所以,陈飞要来运作这家工厂的话。
    研究经销商喜爱的产品风格,然后投其所好,进行产品开发。
    甚至必要的时候,自己只留个维持运作的款项,把利润,全都交给经销商。
    拓展自己的品牌效应。
    一旦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了,你放心,你就算开始适当的增加利润,经销商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你的产品能卖钱,赚多赚少都是赚嘛。
    没有人不喜欢赚钱的。
    而大亮的模式,显然是过于自负。
    产品不改变,不顾及经销商的需求,导致被市场淘汰,经销商取消订单。
    这时候,不总结原因,重新设计产品,加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
    反而是自己亲自跑去开辟新的渠道。
    估计想的是,自己也曾辉煌过,不蒸馒头争口气。
    结果,把自己蒸大发了。
    听了陈飞的叙述,梁雨淇很是认同。
    这样一来,可能生意不赚钱了,但不至于死的那么快。
    现在再想想,自己的超市。
    当时真就是不顾及市场的反映,单纯靠自己想象做事情了。
    全都是品牌固然好。
    可老百姓真正的需求,始终是性价比。
    如果自己当初放弃这种品牌,而是跟陈飞那样,到乡下去收菜。
    凭借自己廉价的蔬菜,相信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崩盘倒闭。
    因为,当时的陈飞代表了风向。
    他的这种果蔬,很受老百姓的认可,有销路,这就说明现在的环境,老百姓认可的是性价比高的蔬菜。
    而不是所谓的品牌经销商供给的蔬菜。
    有风向,就会有市场,迎合市场,才会有未来。
    现在,梁雨淇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陈飞说自己不合时宜。
    实则是当时的自己,在跟市场背道而驰。
    高手都是顺势而为的。
    看来,做生意,真的不能单凭自己的认知跟想象,而是必须得实打实的深入进去实际操作,知行合一,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聊了一路,很快,大亮食品厂到了。
    “就是这了。”
    在门口刚停下,一个懒散的保安就走了过来。
    “你们几个是小关镇,来找赵总谈仓库的吧?”
    保安大叔道。
    “对。”刘晴晴道。
    “好,赵总有交代,我领你们进去!”
    保安大叔倒是很热情。
    下了车,大家步行进入了厂子。
    而迎面,也有几个青年在大楼门口底下抽烟。
    陈飞等人一来,就盯着陈飞看起来。
    “这几个人是工人么?”
    刘晴晴问。
    “什么工人,哪还有工人,都遣散了,这帮人,都是侯二牛的人,跟你们差不多,也是来谈收购的,不用管他们。”
    保安大叔道。
    “真是冤家路窄啊,没想到,咱们在这碰上了?”
    陈飞等人刚走过来,一个长毛青年,扔了烟头,冷笑的站起来。
    “是啊,真挺巧的。”
    陈飞一看,这伙人,不是当初在黄家村,跟黄卫平要高利贷的那帮么。
    而这个长毛,就是那天那个领头的,自己说官府的人来了,被自己吓跑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