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第14章 拦截解缙马车


    文渊阁的疏奏,要呈递给朱棣看。
    凡百姓请乞废除的奏本。
    最是难拟。
    因为此举,是要废除朝廷的旧制,稍有不慎,便会和皇帝的心意不和。
    朱高炽皱着眉,这是他第一阅奏,自然要好好表现,可万一断错,不仅自己遭殃,还有天下的百姓。
    中书舍人小声催促:“太子拟好了吗臣要送去奉天殿了。”
    先前不是他治理天下,也没人教过。
    朱高炽有些泄气地抬头,看向旁边的解缙:“解学士,何谓计口盐法”
    “计口盐法,乃洪武初年用的盐法,洪武末年取缔了,彼时殿下还是小世子,不知晓也是正常,臣便替殿下解惑一二吧。”
    解缙放下豪笔:“计口盐法,便是朝廷贩给食盐,按百姓家中的人丁算,大口每月食盐一斤,小口半斤。”
    大口是大人,小口指孩童。
    也就是,大人每月给盐一斤,孩童每月给盐半斤,由朝廷贩售。
    朱高炽有些不解:“既是取缔,何故又重新启用”
    “让百姓自行买盐,流通钱币过多,户部清算起来极为困难,不免有账目疏漏之事。”解缙说道。
    朱高炽额头沁出细汗,看向旁边的中书舍人:“禀报父皇,容本宫再思虑几日。”
    ……
    朱瞻墉从东宫出来。
    直接出皇宫,来到新城侯的府上,瞧见张輗正躺在太师椅上,身前摆着许多果脯珍馐,一副要把侯府败光的二世祖模样。
    见了朱瞻墉,张輗弹似地站起来:“殿下你这么快就来看我了”
    “我要去做一件大事,你敢不敢”
    “大兄出征前说,让殿下护佑着我,有什么不敢的,殿下你说要干什么”张輗一副要冲出去与人干架的模样。
    “拦截解缙的马车。”
    张輗是憨,但是不傻,解缙是天下第一大儒,文渊阁大学士,陛下身边的红人,最重要的是,解缙是文楼的侍讲先生。
    张輗对先生天生有一种畏惧。
    “殿下,你没事惹解先生干吗”张輗希望他打消这个念头。
    “你不去,便将马车借给我。”
    另一头,下了朝。
    解缙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每日批阅二百多本疏奏,哪怕他勤勤恳恳,这也是一件颇令人神伤的事。
    倏然,马车猛地一滞,车内东倒西歪,晃得身体前碰后撞。
    险些甩出去。
    “老爷,有人拦截马车。”
    解缙撩开车帘,看见对面驾驶马车的张輗,心里不由大骂,荣国公克明可断,怎么生了这么个混账。
    “抱歉抱歉,咱们不知是解先生的马车。”张輗摊开手,一副无辜的样子。
    驾车的人是张輗。
    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却是朱瞻墉。
    只见,朱瞻墉走到解缙的马车前:“向皇爷爷请乞,让父王来京城当太子的人是解学士,为何又让父王批阅盐法的疏奏”
    “若准许取缔,户部的账目则无法清算,若不许,地方民怨载道,根本无法决断,这是要害我父王,我说的对吗”
    解缙深深地看着朱瞻墉。
    这个小子,来京城几月、整日逃学,如同换了个人般,据说前阵子,还画出了船图,射了武城侯的儿子。
    今日敢来截他的马车,属实胆子不小。
    要知道,拦截朝中大臣的马车,是大罪,若是庶民,轻则收押入狱,情节严重的,可流放远方。
    “不错,疏奏的确是本官给太子殿下的。”
    “为何”
    这就是朱瞻墉来这里的目的,他怀疑,解缙是不是倒戈支持朱高煦了,毕竟这是一件朱棣都很难断的事。
    解缙不想回答,淡然道:“解某是奉行祖制的人。”
    下一刻,朱瞻墉上了马车,让张輗把车夫拖走了,僻静的巷子中,只剩两辆马车。
    “如今只剩我和解大人,可否告诉我缘由”
    解缙面上迟疑,他是朝中少数拥护太子的,只要朱瞻墉不傻,便不会将他拖下水。
    “告诉瞻墉殿下无妨,殿下可知都御史陈瑛”
    解缙说得坦然:“下官的亲家胡广,有把柄在他手中。”
    都察院的都御史,陈瑛
    朱瞻墉听说过他。
    陈瑛就是明朝的打假人,专门揭露官员的把柄,然后,役使他们替自己做事,或谋取好处。
    朱瞻墉从马车上下来。
    存义街,一座三进三出的奢华大府。
    此府,
    便是大明打假人,都御史陈瑛的府邸。
    也是刚下值回来,陈瑛迈着闲庭信步,背负着手,进了奢华的府苑中。
    管事提着小包裹,凑上前:“大人,驸马都尉胡观送来的,他希望,大人不要揭露强娶民女的罪行。”
    陈瑛瞥了一眼干瘪的小包裹,有些生气:“退回去,当本官是何人明日,本官便递呈他的罪状。”
    回到正堂,褪去绯袍,换上一身素色的常服,陈瑛轻抿了口茶:“查到解缙的把柄了吗”
    “解缙今日下值,在务功街被一辆马车拦住去路,是新城侯家张輗的马车,但车上下来的人,是朱瞻墉。”一个坐在正堂里的官员回应。
    陈瑛笑道:“我让解缙给太子盐法的疏奏,若取缔,户部无法清算,若不取缔,百姓怨声载道,太子不能在京城站稳根基,朱瞻墉也只是被冷落的皇孙,传话给汉王,此事办好了。”
    那官员抬头,推过来宝裹:“降平侯张信送来的白米。”
    “多少”
    “五百两。”
    “告诉他,明日本官不呈递他的疏奏了。”
    次日大清早。
    退了早朝后,这是朱棣单独召见的时间,陈瑛递上一本疏奏:“陛下,驸马胡观强娶民女,纳青楼女子为妾,这是奏本,陛下过目。”
    朱棣眯着眼睛,接过疏奏,但他没有急于相信,而让命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将驸马胡观带来,希望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面对朱棣一张严厉的脸,黄观哭哭啼啼:“请陛下…原谅!”
    朱棣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咬着牙:“将他关押下狱!”
    等黄观被带走,朱棣脸色缓和下来:“陈卿家这些年来,替朕揭露了不少奸臣啊。”
    陈瑛微笑:“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
    朱棣点头,目光向旁边的老太监投去,不悦说道:“太子观政的疏奏,还没送来吗”
    ap.
    /32/32335/309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