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第142章路顺风的工资待遇


    第142章
    路顺风带着徐明顺参观生产队的企业。现阶段,沈家庄生产队的摊子越铺越大,不仅有饲料场、养殖场、屠宰场、窑场、煤球场、沼气池、沼气发电站、劳保用品加工厂等营利性单位,还有沈家庄小学、沈家庄生产队医务室等福利性单位。
    一路走来,徐明顺非常认真地听着路顺风向他介绍。
    “我们窑场现在有两座立窑,一大一小,每个月可以生产四十多万砖瓦,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整生产,现在生产的砖瓦主要是自用”
    按照红砖每块一分五厘钱计算,月产值就是六千块钱,因为目前主要是自用,很少对外销售。
    哪怕是生产队社员自用,一块钱会加五厘钱,就是两分钱一块砖,这个窑场可以两千块钱的毛利润,以及一千至一千两百块钱的净利润。
    如果是其他生产队有这么一個窑场,妥妥地赚钱机器,只是沈家庄生产队里,窑场属于小透明般的存在。
    要知道如果年产值来计算,一年可以产生九万六千多块。
    煤球场并不是将煤炭加工成煤球炉这么简单,还有生产普通做饭用的陶制煤球炉,以及煤球暖气炉。
    原来煤球场的产能极低,在随着机电系来到沈家庄以后,有名叫卢克文的大学生。
    利用建设冷库的空闲时间,设计了煤球半自动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包括搅拌机、煤粉压球机,以及流水线组成。
    在三个人工作的情况,一个小时可以生产两吨,可以自由切换一斤或两斤模具,如果需要的情况下,最高理论产能是每天二十四吨。
    随着这台机器的出现,大大节省的人力,煤球场全月开工一两天,就可以满足生产队的消耗,不过由于煤球炉和暖气炉的对外销售,每个月有九百块钱的利润。
    别看煤球场总共才五名社员负责,仅仅销售煤球炉和暖水炉,对外销售煤球,一个月可以产生六七百块钱的利润。
    加上全生产队的消耗,产值也可以达到两万多块钱。
    饲料场月生产量在四百吨至三千吨不等,这个工厂太依靠气温和原料了,平均下来,一年可以生产一万八千多吨饲料,按照每吨二十元,产值在三十六万元左右。
    现阶段,沈家庄生产队最大的头的还是养猪场,养猪场现养殖两万七千多头猪,其中肥种种猪,三千多头母猪、公猪一千多头,外加两万三千多头肉猪,这也是沈家庄生产队的支柱产业。
    不计算母猪和公猪,仅仅两万三千多头肉猪,产值就可以突破五百万。
    屠宰场这边设定屠宰产能是每天五百多头,如果加加班的情况下,可以超过七八百头也没有问题,只是工人会比较辛苦。
    沼气池现在全生产队大大小小建立六十八个沼气池,共有三个沼气发电机组,一个为一百千瓦、一个两百千瓦,一个五百千瓦。其中五百千瓦正在安装。
    另外还有没有啥盈利的劳保用品加工厂、沈家庄生产队医务室,只有两名实习医师。
    另外还有马上可以投入使用的冷库,正在建设中的面粮加工厂,孵化场、养鸡场,以及规划火腿肠厂和罐头厂。
    徐明顺也非常感慨,他去过不少生产队,其他生产队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沈家庄生产队却不一样,他前后来过三次,每一次都有惊喜,特别是上一次过来,到现在为止只有四个多月。
    然而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沈家庄生产队多一幢三层的小洋楼,还多了一座冷库、兽医站、生产队医务室、建造中的孵化场、养鸡场等等。
    徐明顺参观完沈家庄生产队的小学,最后一站,徐明顺决定返回。
    “徐主任,吃了饭再走”
    “饭今天就不吃了,等你们的火腿肠厂开工建设,我再来喝你们的庆功酒”
    路顺风也知道徐明顺工作太忙,并没有挽留。
    直到徐明顺离开后,张传文、沈继武等干部这才刚刚上前,忙询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徐主任怎么来了”
    “就是为了建火腿肠厂的事情来的”
    路顺风道“我上一次找徐主任寻求帮助扶持,现在他过来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经过县领导班子讨论,决定扶持咱们生产队建立一座火腿肠厂和罐头厂”
    沈继武道“你的意思是,咱们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路顺风点点头道“晚上咱们召开一个大队领导班子会议,先统一下内部思想”
    “行”
    路顺风刚刚从大队部里出来,迎面就碰过一个快速奔跑的泥猴子,由于速度太快,路顺风也没有看清这个满身是泥的泥猴子到底是谁。
    进入四月底沈家庄这边的天气也陡然变得热起来,有些地方是四季分明,而事实上的沈家庄这边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
    直到四月下旬开始变热,天气会十几天内将春风全部过完,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闷热的夏天。
    夏天到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间,他们可以下河摸鱼,也可以下河游泳
    。
    直到后面拎着鞋子,拿着柳树枝的妇女一边跑一边骂。
    路顺风这才发现前面跑的居然是大舅哥沈空军的媳妇田文秀,此时的田文秀可没有半点文秀的样子。
    一边追赶着老大沈自强,一边大骂。
    通过田文秀的语言输出,路顺风隐隐明白了沈自强到底是犯了什么错,原来这个小家伙下河抓鱼,鱼没有抓到,却抓到了一条黄鳝。
    田文秀的妹妹从娘家过来走亲戚,沈自强将抓来的黄鳝扔给她小姨田文丽,把田文丽吓得大哭起来。
    没有挨过打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就像青年没有经历过失恋,青春也不是完整的一样。
    路顺风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沈小妹不在,由于电视机回来了,家里又变成了沈家庄生据点。
    “路队长回来了”
    路顺风和众人打个招呼,就直接进入书房,现在这台电视机对路顺风和沈小妹的生活要说没有影响,肯定是不对。
    要说有太多影响,其实也不对。
    现在的村民比较讲究,来路顺风家里看电视,大家都会自觉,明明卧室与客厅挨着,只有一扇门,大家根本就不会进入。
    只要沈小妹和路顺风同时进入卧室,这是暗号,大家就自觉离开,无论电视机内容有多么精彩。
    路顺风抚摸着书房里的黄花梨官帽椅,寻思着这一次应该也要趁机出去捡捡漏。
    就在路顺风浮想联翩的时候,门口传来一个声音“路顺风同志在家吗”
    “在”
    路顺风并没有回答,在他家里看电视的社员代替他回答了。
    路顺风这才从书房里出来,门口站着李爱国。
    “原来是李老师,快走来”
    李爱国第一次进入路顺风的书房,这才发现这间不足三十平方的房子里,除了一张靠近窗户的书案,两把椅子之外,摆放着三排书架,每个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了各种各样的旧书。
    在书架上,路顺风用作了标记,分成了三大类,如文史类、工具类、数理类。这个书架上又进入了详细的划分。
    李爱国算是比较熟悉路顺风人,他并不认为这是路顺风刚刚购买的旧书,而是以前购买的,或者是捡来的,毕竟路顺风不到十六岁初毕业,然后入伍,从军三年,复员回乡。
    “原来你这么刻苦”
    李爱国看着一些书,被翻得已经飞起毛边,这些书,没有一本是新的。
    这话让路顺风感觉有些脸红。
    “李老师,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
    李爱国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公文包“你的工资一直没有领,我前天去省城大学,顺便把你的工资给领了”
    路顺风现在可是省城大学农学院的特聘专家,如果路顺风的人事关系没有在省城大学,那么取得的成果,自然不可能放在省城大学农学院。
    路顺风接过工资条发现,他的工资还真不算低,基本工资是68元,教龄补贴0元,工龄补贴05元,生活补贴8元,奖励工资15元,卫生费5元,合计工资965元。
    由于路顺风是从年前开始算起,实际上是五个月的工资没有领取,共计,四百八十二点五元,过春节的时候,还有过节费三十元,补贴十五元,累计是五百二十二点五元。
    路顺风自然知道这是因为生物发酵饲料给他的补偿,也没有推辞,直接接过钱,笑道“多谢李老师了”
    “客气,咱们现在也算是一个单位,下一次,我要是去学校开会,顺便把你的工资和奖金领过来”
    “没问题”
    “你看书吧,我先回去,那边还有一摊子事”
    “李老师别忙,吃了饭再走”
    沈小妹回来,看着李爱国出门,就打了一声招呼。
    沈小妹看着路顺风手中拿着厚厚的一沓钱,不解地问道“这是哪里来的钱”
    “省城大学那边给我发的工资”
    路顺风将这些钱递给沈小妹“你收着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