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第六十七章 我当然帮你了~~~


    “丘禾嘉半路上遇到了建奴残余多尔衮部,全都被杀了?”
    坐镇锦州城的周延儒,见着了陈然送来的书信,当即失笑不已。
    “还是不成熟啊,这等解释可混不过去。皇帝不在乎他是怎么死的,只在乎他是谁的人。”
    他熟练的铺开纸张,提笔写回信“...建奴俘虏里找人写书信,就说与丘禾嘉早有勾结...我这边会安排人手临摹他的笔记写信...给皇帝的奏疏上,记得一定要提此人与袁崇焕关系莫逆,又得孙承宗欣赏...”
    身为老阴币,周延儒熟练的为陈然拾遗补缺。
    “皇帝最恨的人就是袁崇焕。”
    “唯一的缘由,就是这南蛮子骗了皇帝。”
    “刚愎自用,性格反复无常的皇帝,被袁蛮子耍的团团转当众打脸,还闹到全天下都知道。谁跟其牵扯上关系,都不会有好下场。”
    写完了回信,歇息一会喝杯茶,周阁老再度研墨摊纸,准备写奏疏。
    “...辽地不靖,反叛不断,各部不服大明...唯威远侯名声卓著,震慑四方蛮夷...恭请陛下命威远侯镇守辽地...京营腐朽无能...”
    写完了奏疏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没写错意思。
    “陛下啊陛下,你的性子咱们都知道了。”
    崇祯皇帝多疑,周延儒抓着这个性格弱点连续出击,主动举荐陈然镇守辽地。
    再让温体仁敲敲边鼓,皇帝立马就会想起曾经的辽地土皇帝李成梁。
    让皇帝想着,留下陈然在辽地,那就是下一个李成梁,这事儿就算是成了。
    奏疏里弹劾京营是个小尾巴,专门露出来给皇帝观赏的。
    毕竟立下如此大功的陈然,必须有个好去处方能服众,否则的话会被人戳脊梁骨,说皇帝鸟尽弓藏,生性凉薄云云。
    皇帝好面子,爱虚名,忍受不了这等事儿。
    所以抓住京营的口子,就会顺水推舟安排陈然回京去整顿京营。
    这事儿,也就算是成了。
    所以说,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再针对性的出手,绝对是事半功倍。
    随着一批接一批想要捞好处的文官们,进入辽地之后不断遭遇建奴残余多尔衮部的屠戮,朝堂上关于陈然的弹劾声也是逐渐大了起来。
    说他懈怠了,沈阳城都攻下了,区区一個多尔衮部却无可奈何,反倒是让竖子扬名!
    甚至温体仁,还阴恻恻的表示,陈然这是在养寇之罪,几有当年李成梁之举。
    得了阶梯的崇祯皇帝,心头窃喜。
    遂下旨调威远侯陈然,携参战各部返回京城献捷,同时命他出任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权知京营事。
    五军都督府真正的老大是大都督,就是徐达曾经做过的大都督。
    后来因为权势太大,直接一份为五,前后左右中五军。
    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基本上就是恢复大都督开府建制之外的军中第一人。
    地位上来说,配得上陈然的灭国之功。
    当然了,这只是荣誉,除了好听外加有丰厚的俸禄拿之外,一个兵也调不动。
    至于权知京营事,就是说京营交给他去管。
    不过留了个尾巴,就是前边加了个权知,也就是临时代理。
    等到陈然真的整顿好了京营,崇祯皇帝保证他从此之后再也摸不到兵权。
    毕竟已经是军中第一人,再拿着兵权,生性多疑的皇帝可受不了。
    再说了,京营目前是英国公在管,皇帝早就对英国公世代掌管京营不满了。
    现在由英国公的女婿去接手,他们也没法多说什么。
    待到陈然整顿好京营,皇帝就会派遣心腹接手,被英国公把持着的京营,就回到皇帝的手中。
    想到这些,自以为得计的崇祯皇帝,忍不住的笑出了猪声。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未来可期。
    “天子只许你领三千兵甲去京城。”终于来到了沈阳城的周延儒,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拉着陈然进房间...书房。
    “应有之事。”陈然将泡好的参茶递过去“除了司马衷那样的沙雕之外,哪个皇帝也不可能允许将军领大军入京城。”
    “皇帝让我留下来善后,暗示我重造军籍册。”劳累奔波的周延儒,喝了口参茶感觉精神上来了“说白了就是要拆掉辽镇与东江镇。”
    “先是裁撤军汉,按照皇帝的暗示,得裁掉一半以上。”
    “皇帝还给了一份名单。”周延儒笑容满面的将名单递给陈然,上面赫然写着“曹变蛟,曹文诏,吴襄,杨春,丁国用...”
    放下名单,陈然稍作思索“都是辽镇的老人,一个东江镇蓟镇的都没有。看来陛下也知道我清洗辽镇之事,这是用来分兵权的?”
    “没错。”周延儒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等你去了京城,这些人就会被提拔,分驻各地分割兵马,将辽地兵权吞噬殆尽。”
    “还说自己不是宋高宗。”陈然也是笑“卸磨杀驴了都。”